《康熙大帝(第三卷玉宇呈祥)》第四十七章 奸明珠樹倒猢猻散 勤靳輔功成頂戴丟


“哎——老明,你不讀書,不明事理。當今皇上乃千古雄傑,博學多才,能謀善斷,可是太聰明了,就未免疑心大。現在大家參你的,都是受賄貪贓,任用私人,對這樣的罪名,皇上容易相信,也一定要懲辦;如果有人把這事鬧大,鬧到太子黨和阿哥黨的黨爭上去,而且參你的人,又是索額圖的一黨,皇上肯定會起疑心。既然是兩黨之間鬧起了事來,那皇上既不能殺一黨而護一黨,這樣一來,你就有了一線生機。”
明珠眨著眼睛,想了又想,這才明白過來:“好兄弟,我若逃脫此難,永不忘你搭救之恩。”
任憑高士奇和明珠再聰明,動作再快,也趕不上康熙皇上。明珠願繳納家產以贖前罪的奏章,還在打著腹稿呢,抄家的人可就來了。領頭的,是太子胤礽和四阿哥貝勒胤禎,跟隨的有熊賜履、何桂柱,還有內務府官員,善撲營的兵丁。一聲令下,府第被團團包圍起來。內眷們集中在一個房子裡,其餘的全都貼了封條。四阿哥和熊賜履看見明珠落到這個下場,心中不忍,從旁邊說了句好話,把明珠的兩個兒子按居住區域,與明珠分開,免封免查。太子雖然最恨明珠,可是師父熊賜履發了話,他也不好駁回,這才給明珠留下來一點家產。
回過頭來,再說治河的事,經過這幾年靳輔、陳潢他們的努力,總算不負聖望。黃、淮河道全面治理,除了入海口那裡還有少量的工程沒完之外,其餘全都竣工。中河河道也已開挖完畢。有史以來,運河航道要走一百八十里黃河的局面,已不復存在了,這一天,中河開閘放水,轟動了四鄉八縣的百姓。他們扶老攜幼,紛紛趕來,要看這海晏河清的盛景。大堤上,萬頭攢動,一眼看不到邊,全都擠滿了人。靳輔帶著清江治河總督府的全體官員,乘坐一艘大船,來到了中河河口,主持這曠古未有的大喜事。一聲令下,紅旗擺動,大閘緩緩升起,滾滾黃河波濤,流入中河,霎時間,灌滿了大半個河槽。
陳潢高興得熱淚盈眶,抱著靳輔顫聲說道:“靳大人,成功了,我們成功了。你看,完全和預料的一樣,正好可以行船哪!”
靳輔也是老淚縱橫。這十來年,他們吃了多少苦,受了多少委屈,擔了多少風險,才有了今天哪!他拍著陳潢的肩頭,又拉過了封志仁、彭學仁等,不無感慨地說:“兄弟們,我謝謝你們,也替黃淮沿岸的百姓們謝謝你們!”
兩岸百姓的歡呼聲,震天動地,淹沒了大船上的說話聲,也把他們那顆熾熱的心,撩撥得沸騰了。靳輔大聲說:“我要好好地修一上奏本章,在皇上面前為你們請功、請賞!”
陳潢雖已被皇上封了四品的職銜,可是,他並不熱衷於做官。他想起來了,自己的那部《河防述要》,還要依據這幾年的經驗,再加補充;他還想起了阿秀。當然,為了治河,他狠心地拒絕了這個公主。可如今聽說阿秀已經進宮當了貴妃,心中又覺得有些悵然若失感覺。幾年來,自己在大河上下,東奔西跑,到現在還是孤身一人。無家可歸,看來自己與阿秀確實無緣。想到這兒,不禁有些黯然神傷。
就在這萬民歡樂,慶賀中河通水的吉慶時辰里,突然,一個戈什哈急急忙忙跑來稟報說:“欽差大人,尚書伊桑阿奉旨前來,在衙門裡等不及,已經來到河口了。”
靳輔一聽喜出望外:“喔,一定是皇上聽說今天要開閘放水,特命欽差前來觀看,說不定還有賞賜呢。走,隨我接欽差去。”
眾人剛到岸邊,欽差伊桑阿已經氣喘噓噓地上了大堤,他緩了一口氣,面南站定,靳輔忙率領眾人跪下叩頭:“臣靳輔恭請聖安!”
“聖躬安好。靳輔,聖上有話問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