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康熙大帝(第三卷玉宇呈祥)》第四十五章 祭明陵緬懷伍次友 保清廷密囑高士奇


車駕來到孝陵前邊,三聲炮響之後,康熙下了鑾輿,步行踏上了陵前的神道。一邊走,一邊問魏東亭:“小魏子,此山巍峨雄峻,氣吞千古,山上可有寺廟嗎?”
“回皇上,此山上有座靈谷寺,是南京有名的古剎。”明珠聽了在一旁小聲問道:“靈谷寺,伍大哥不就是在此坐化的嗎?”
此言一出,魏東亭嚇得臉色煞白,連忙向明珠遞了個眼色。伍次友在靈谷寺坐化,去年魏東亭進京時,已稟明了太皇太后。老佛爺嚴令,這個訊息,不準告訴皇上和蘇麻喇姑。可是明珠卻在此刻貿然說了出來,如果皇上聽見了,怎么得了?!可是,康熙卻真的聽見了:“你們在說什麼,誰在這裡坐化了?”
魏東亭趕上一步:“回主子,明珠剛說那片塔林,乃是和尚們坐化之處……”
康熙冷笑一聲:“哼——小魏子,你也學得會欺哄朕了。明珠,把你剛才的話再說一遍!”
魏東亭嚇得連忙跪下:“主子爺,奴才不敢撒謊,是伍次友先生於去年的臘月,在靈谷寺里坐化成佛。遵老佛爺懿旨,怕主子傷心,嚴令奴才等不準奏明——”
康熙沒有再說話,卻停下腳步,遙望著山上青翠濃郁的松柏。他的手,不,他的全身都在顫抖。跟隨聖駕的人,一個個嚇得大氣也不敢出了。過了好大一會兒,才聽康熙慢慢地說:“唉!伍先生,他,他走了。朕從此失去了一位良師益友,誰能補得上他在朕心中的位置呢!明珠,你查一下,伍先生家裡還有什麼人,家境如何,晚輩之中,有沒有可以做官之人?查了,立即回奏。”說完,頭也不回地向前走了。
魏東亭連忙高喊一聲:“聖上啟駕了,鼓樂侍候!”又回過頭來埋怨明珠:“哎呀,我說老明,好端端的,你提這事幹嘛呢?”
明珠神秘地一笑,卻不說話。高士奇心中突然一亮:“喔,我明白了,既然是祭靈,總要有點眼淚嘛。聖上不哭朱元璋,還能不哭伍先生嗎?”索額圖在一旁聽了,心中暗暗吃了一驚:“嗯,要說揣測聖意,侍奉皇上,這明珠可真有過人之才呀!”
祭奠明孝陵的儀式,莊嚴隆重,康熙以臣子之禮,焚香酪酒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禮。被叫來觀禮的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,也都在明朝做過官。自明朝敗亡之後,他們雖然明明知道,大清的江山,是從李自成手裡奪來的,但,奪來之後,沒有交還給朱家皇室的後代,卻自己當了皇帝。對此,他們總是耿耿於懷,想著為大明復仇。如今見大清皇帝,不遠千里來到南京,以臣子之禮祭奠明太祖的陵墓,感動得痛哭流涕,不能自己。康熙心裡也很不是滋味。他想起了先祖留下的“七大恨”的遺囑,也想起了即位以來的種種艱難和困難。面對著這個埋在孤峰之上,凋凌敗落的太祖的墳墓,他還想到朱元漳以一個乞丐和尚的身份,率眾起義,奪得了天下,但轉眼之間,卻又把隨龍出山的功臣,一個個殘酷殺害。康熙曾多次想過這件事。他不明白,朱元璋為什麼要這樣殘忍?現在他似乎懂了,皇上為什麼稱“孤”、道“寡”,既然當了皇上,就注定了一生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。不錯,他康熙曾經有過一個布衣的老師和朋友伍次友,他特許伍次友叫他“龍兒”。可是,如今伍先生坐化了,誰敢再叫他“龍兒”,誰敢披肝瀝膽地再教他、勸他?從此之後,這世上他再也沒有朋友了。他,也變成孤家寡人了。此時、此地、此情、此景,怎不讓人傷情呢?想到這裡,康熙不禁動了真情,淚水潸潸而下,打濕了龍袍。那些前明遺老們,更是為之感慨不已。
祭完孝陵之後,按原來計畫,康熙本應立即回城的,可是康熙心情不好,命令車駕回去,只留下了高士奇、魏東亭和侍衛,他要在靈谷寺里住下了。魏東亭等人,知道皇上對伍次友情深義重,不敢再勸。寺里的主持,是個明白人,也不來打擾,只命人收拾出一間乾淨的僧房,讓康熙住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