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康熙大帝(第四卷亂起蕭牆)》第四十三章 鄔思明諄諄說胤禎 四王爺殷殷探兄弟


:“十三弟,我的好兄弟,你這是怎么了。你要嚇死四哥嗎?”
老十三平靜下來了。阿蘭從旁說:“四爺,您別見怪。十三爺剛才說我們倆的話,都是實情。奴婢說無可說,辯無可辯,只有讓老天作證了。有句話,奴婢不能不說,這大門不出,二門不邁的日子,是我們女人過的。十三爺一個生龍活虎的皇子,怎么能這樣待下去呢?”喬姐也連忙幫腔說:“四爺,求您在萬歲面前說句話,放十三爺出去吧。到那時,就是殺了奴婢,我也心甘情願。”
她們倆說的也許是肺腑之言,可是十三爺卻並不領情:“去,一邊待著,哪兒有你們說話的份!四哥,你別替小弟擔心,這裡挺不錯的。有吃,有喝,有美人,有書看,還可以釣魚,下棋,唱曲,逮鳥,過得滿舒服嘛。”老十三正在強裝笑容地往下說,突然看見四哥眼中含淚,他停了一下,又變了口氣,“唉,只是梁園雖好,不是久留之地呀!四哥,你,你還會再來看我嗎……”一句話出口,胤祥又是淚如雨下了。
老四強忍悲痛走了過來,抱著胤祥的雙肩說:“十三弟,別,別說得這么可憐。你的英雄氣概跑哪兒去了?我告訴你,風向不定往哪兒刮呢。有四哥在,就不會讓你吃虧。你要寬心,要變著法兒的保護自己的身體。我不但還要來看你,而且一定要把你從這活棺材裡救出去!兄弟保重,四哥我、我走了。”
四爺胤禎頭昏腦漲地走出了十三爺府,他的心幾乎要碎了。可是,他畢竟還沒有失去理智。儘管十三爺府里傳不出信去,可是,人心難測,事情往往壞在一時的疏忽之中。他沒有敢問及軍中的事情,這件事,必須要絕對機密,稍有不慎,就會招來殺身之禍。下次來時,再找機會與十三弟密談吧。
朝廷局勢的變化,果然不出康熙皇帝所料。自從那道“放太甲於桐宮”的考題出了之後,“太子命繫於天,將要東山再起”的謠言,便像瘟疫一樣,頃刻之間,傳遍了紫禁城,傳遍了京師,也傳遍了全國。阿哥們,大臣們,紛紛猜測,窺探風向,算計著怎么辦才合適,投靠哪邊更保險。八王爺的阿哥黨兄弟們,更是挖空心思去揣摩皇上的真意,商量著怎么對付那即將“東山再起”的胤礽。這事兒的根底兒,除了康熙之外,只有方苞最清楚。他冷眼旁觀,暗暗好笑,也為皇上的精明過人、老謀保算而拍案叫絕。
這“太子要東山再起”的謠言,像長了翅膀一樣,也飛進了深宮高牆,飛到了胤礽的身邊。他在這加了高高圍牆的鹹安宮裡面壁七年了。可是,他並不像胤祥那樣又氣、又急、又悶、又難受。鹹安宮不也是宮嗎?當皇上的常年不出宮門也並不希罕哪。有幾個皇上像父皇那樣,老是微服私訪、東奔西跑的呢?胤礽從生下來就當太子,打懂事兒起,就有一大群的師傅教他,要有皇帝的威嚴和沉穩,要能坐得住,要處變不驚。幾十年來,胤礽除了偶爾隨皇上出巡或者辦差之外,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宮中度過的。圈禁,只不過是失去了自由,失去了權力,生活上並沒有什麼大的委屈。所以,七年來,他倒是心寬體胖了。
可是,權力和自由對人來說,是太重要了。蛟龍困在沙灘上,雖說有雨就能騰飛上天,可是,沒雨不就得困著嗎?困著的日子畢竟不好受。胤礽在等著、盼著那場大風雨的到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