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康熙大帝(第四卷亂起蕭牆)》第二十八章 鄔先生書房論政局 老皇上禁苑議人心


這句話,正說到康熙心上,他連聲稱讚:“好好好,你說了心裡話,朕十分高興。君臣之間,就應該坦誠相見嘛。何柱兒,給張廷玉搬個座位來。”
何柱兒原來就是養心殿的太監,後來去太子東宮當了太監頭目。太子被廢了,便又回到了養心殿。聽見皇上召喚,他伶俐地答應一聲,搬了個繡墩進來:
“張大人,您請坐。”
張廷玉連忙向康熙行禮、謝座。就聽康熙笑著問道:“何柱兒,依你看,讓八爺當太子好不好呢?”
何柱兒一愣,馬上靈醒過來了:“主子爺,那敢情好。奴才斗膽說一句,打著燈籠也找不著這么好的王爺,又仁德、又大方、又和氣,還體恤下人。主子爺這幾年上了歲數,微服私訪的時候少了。要是萬歲爺再上外邊走走,就知道了。滿京城裡,誰不夸八爺好呢。”
康熙心中暗笑,卻說:“喔,既然這么說,朕派你去八爺府上當差,你願意嗎?”
何柱兒一聽這話當然高興。從太子一倒,何柱兒就動心思了。看來八爺要當太子了,我從這個太子身邊,跳到那邊去吧。將來,八爺坐了江山,我不就成了六宮總管太監了嘛。所以,他暗地裡求了八爺。八阿哥呢,也在皇上面前,提出要何柱兒的事。康熙心中明白,這何柱兒不是個好東西,決不能留在皇宮內。果然今天這么一提,何柱兒就上鉤了。他假心假意地說:“主子,奴才原先是侍候皇上的,後來,皇上讓奴才侍候太子……啊,不,不,是二爺。二爺犯了事,奴才又回來侍候皇上。如今,皇上讓奴才去侍候八爺,奴才哪敢不聽呢,不過捨不得離開主子……”
“喔——八阿哥那裡缺個太監頭子,你去朕很放心。你收拾一下,今兒就去吧。”
“扎,奴才遵旨。”何柱兒高興地叩了個頭,退下去了。康熙回過來又問張廷玉:“廷玉,何柱兒的話,你都聽見了,依你看,朕的這些個孩子,哪個更好一些呢?”
張廷玉謹慎地回答:“回聖上,各個皇子均有所長,臣難說哪個更好。”
康熙微微一笑,緊盯一句:“嗯?怎么,你張廷玉也和朕耍滑頭嗎?”
張廷玉忙說:“臣不敢。臣幼年讀古書,見有人議論三國,說孫、劉、曹三家,都有開國的氣象,只可惜同時生在漢末。如果換個時代,他們都能統一全國。這與諸皇子如今的情形相同。他們個個俱是英才。所以冊選太子,要精中選精,優中擇優,不可不慎。”
康熙正要說話,總管太監李德全進來奏報:“主子,上書房大臣餒國維。馬齊和眾位阿哥,在西華門遞牌子,要請見主子呢。”
康熙冷冰冰地說了句:“讓皇阿哥們都到乾清門外邊跪著,等候朕的旨意。佟國維和馬齊暫且回家歇著候旨。”
張廷玉敏感地覺察到,今兒個聖意難測,連忙說:“皇上有何旨意,臣立即起草。”
康熙一揮手攔住了他:“哎——忙什麼呢。他們一個個年輕力壯的,多跪一會兒,累不著。你接著剛才的話往下說,八阿哥這人到底怎么樣?”
張廷玉摸不透康熙究竟在想什麼,不敢隨便答覆,可皇上問了,不說也不行啊,只好字斟句酌地小心回答:“八阿哥聰明好學,禮賢下士,寬厚仁德,深得臣子們的擁戴,不過……”
“說嘛,怕什麼,朕不怪你就是了。”康熙在催促著。
“扎。不過,依臣看,八阿哥為人雖然精明,但理政似乎稍有欠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