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康熙大帝(第四卷亂起蕭牆)》第二十七章 莽胤祥含冤養蜂道 四王爺深情慰兄弟


嗯?這聲音怎么這樣熟悉,難道是她……幻覺中,胤祥覺得那個俏麗、潑辣、敢說敢為的阿蘭,正向自己走來。他陡然一驚,醒了。睜開眼睛一看,面前一個端著湯碗,手拿調羹的女子,柳葉眉,鵝蛋臉,下巴上長著一顆硃砂美人痣,這不是阿蘭又是誰呢?對,就是她。我為她相思幾年,費盡了心機,想娶她過來作正室福晉,四哥還替她辦了抬籍的文書。可是,這女子卻變了心,給臉不要臉,硬是把我從謫仙樓里給堵了出來。為此,我萬念俱灰,才自暴自棄,破罐子破摔,事事出頭,惹事生非,以致落到今天的下場。四哥說得不錯,鬼不可怕,人最可怕。如今,我落了難,三哥、八哥、十四弟都送了丫頭來,明是侍候我,實際上卻是在監視我。不早不晚地九哥把阿蘭也送來了。好啊,你也要在我身邊當奸細了,你也要對我落井下石了。算我胤祥鬼迷心竅,瞎了眼睛,認識了你這個絕情絕義,心懷叵測的女人!想到這兒,胤祥不知從哪兒來了一股力氣,他猛地起身,一把搶過湯碗,順手一潑,倒在了阿蘭的臉上。那玫瑰薄荷露,順著阿蘭的頭上、臉上流了下來。阿蘭撲通一下長跪在床前,無聲地痛哭起來。
她怎么能不哭呢?一個貧寒之家的弱女子,為救全家性命,自賣自身,當了歌妓,又被任伯安買下,進了九爺家的戲班子。年復一年,日復一日,含淚帶笑,輕歌曼舞地侍候那些達官貴人,時時都有遭受凌辱的危險,她阿蘭過的是非人的日子啊!自從那年,在劉八女的莊上被十三爺仗義救下之後,阿蘭就暗自下了決心,今生今世,哪怕變牛作馬,也要報答十三爺的大恩。她知道自己身份低賤,做福晉,甚至做十三爺的小妾,阿蘭從沒敢想過。能當個丫頭,侍候十三爺一輩子,也就心滿意足了。哪知,一到北京,那個該死的任伯安,就把這事給九爺說了,並且傳下九爺的令旨,要把阿蘭送給十三爺。條件嘛,只有一個,就是叫阿蘭時時處處注意十三爺的一切行動,並且要密報給九爺知道,不然的話,就殺掉阿蘭的全家。阿蘭是個有血性、剛強正義的女於,也是一個多情的、知恩必報的女子。她知道,十三爺對她阿蘭是一片真情,也真想馬上來到胤祥身邊。可是她怎么能貪圖一時的平安歡樂去做陷害十三爺的事兒呢?所以,當胤祥拿著那張空白的抬籍文書去找她時,她斷然拒絕了。可這事胤祥不知道,以為阿蘭變心了呢!今天,十三爺遭了難,九爺又趁機把她派了來,名義上是侍候,可還是那個條件,還是要她監視十三爺,密報十三爺身邊發生的一切事情。阿蘭知道十三爺如今落了難,她怎么能不牽腸掛肚的惦記呢。所以,這次九爺派她來時,她答應了,但也暗自下了決心,侍候十三爺可以,讓我當奸細,我寧死也不乾。現在,十三爺惱她,恨她,她心如明鏡,可是怎么向十三爺說清呢,說了,十三爺又怎么肯信呢?再說,這裡還有三爺,八爺、十四爺派的人。耳目混雜,她又怎么敢說呢?抽泣過一陣之後,她小聲地說:“十三爺,奴婢心裡知道,您老惱我恨我。這事,奴婢也說不清。天長地久,總有一天爺會知道我阿蘭是什麼樣的人……”
話剛說到這兒,突然門帘一挑,走進了一個身材窈窕,面目嬌艷的女子,一進來,就眉飛色舞地嚷嚷起來:“喲,這唱的是哪一出啊!十三爺,您與阿蘭是老相識了,現在您老躺著,她跪著,十三爺您不心疼嗎?”一邊說著,一邊逕自來到床頭靠在胤祥的身上。
胤祥心想:好嘛,這也是個奸細。看她這大模大樣,沒羞沒臊的樣子,說不定還是個頭兒呢。便沒好氣地問:“你叫什麼,從哪位阿哥府里來的?”
“喲,十三爺,您老和阿蘭慪氣,怎么往奴婢身上發火呀?奴婢喬小倩,是八爺府上的丫頭,八爺派我來侍候爺的。因為比她們幾個大兩歲,她們都叫我喬姐。這裡除了紫姑,還有八個丫頭,我就算是個頭兒吧。你老放心,我們不是來臥底的。您老也別把我們當賊防著。其實,我們都是下人,也都是實心實意來侍候您老的。等您老災星退了,看著我們不順眼,一句話,把我們打發了不就完了嗎?奴婢給阿蘭姐姐求個情。您饒了她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