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子校釋》第十四章



迎不見其首,隨不見其後。

謙之案:各本二“不”字上有“之”字,禦注、敦煌丙、英倫諸本均無。廣明本、室町本兩句互易,文選頭陀寺碑文同。吳雲曰:“‘其後'二字在‘迎之'之上,想二語倒轉。”

執古之道,以語今之有。

嚴可均曰:“以語今之有”,各本作“禦”。

謙之案:素問氣交變大論第六十九曰:“余聞之,善言天者,必應於人;善言古者,必驗於今;善言氣者,必彰於物。”老子此章,蓋即善於言氣者也。而“執古之道,以語今之有”,則是言古而有驗於今。執古語今,可見柱下史乃善用歷史之術者。

劉師培曰:“有”即“域”字之假字也。“有”通為“或”,“或”即古之“域”字。詩商頌烈祖“奄有九有”,毛傳:“九域,九州也。”又“正域彼四方”,毛傳:“域,有也。”國語楚語“共工氏之伯九有也”,韋註:“有,域也。”此文“有”字,與“九有”之“有”同。“有”即“域”,“域”即二十五章“域中有四大”之“域”也。“禦今之有”,猶言禦今之天下國家也。禮記中庸:“生乎今之世,反古之道。”此文“今之有”,與彼“今之世”略同。

以知古始,是謂道已。

嚴可均曰:“以知古始”,禦注、王弼作“能知”。

謙之案:諸河上本、廣明本、景福本皆作“以知”。

吳雲曰:“以知”,傅本作“能知”,與此石同。

謙之案:傅本與經幢不同,吳誤校。

嚴可均曰:“是謂道已”,禦注、河上作“道紀”,審觀王弼注亦是“已”字。

謙之案:作“紀”是也。“已”字無義。小爾雅廣言:“紀,基也。”“紀”即借為“基”,“道紀”即“道基”。

【音韻】此章江氏韻讀:夷、希、微、詰、一、昧、物韻(脂部,昧音密),狀、象、恍韻(陽部,恍,去聲),首、後韻(幽、侯合韻),有、始、紀韻(之部)。謙之案:“夷”,範本作“幾”,江氏二十一部諧聲表與夷、希、微三字均屬脂部。首,幽部,後,侯部,幽、侯合韻。姚文田:夷、希、微韻(五齊平聲),詰、一韻(四□入聲),昧、物韻(二月入聲),狀、象、恍韻(十六庚去聲),首、後、道、有韻(十四□上聲),始、紀韻(四之上聲)。“後”字與“侯”通諧,“有”從之轉入。鄧廷楨同,惟未及首、後、道、有。詰,吉聲,詰、一,至部之入聲也。奚侗:夷、希、微韻,詰、一、昧、物韻,首、後、道、有、始、紀韻。由諸家分合所見不同,益知經文其初自多相協也。如首、後為韻,而顧炎武乃疑“‘後'古無與‘首'為韻者,老子‘迎之不見其首,隨之不見其後',乃散文,非韻也”(唐韻正卷十四十五厚),則亦不知幽、侯合韻,而老子哲學詩之真面目竟熟視而無□矣。孔廣森詩聲類八脂類曰:“在古本無去入之別。”其可旁證者,引老子:“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。繩繩不可名,複歸於無物。”江有誥唐韻四聲正八物曰:“‘物',文弗切。按古有去聲,當與未部並收。老子贊玄篇‘複歸於無物',與‘昧'協。”鄧廷楨曰:“昧、物為韻,從未從勿之字,古音同部。說文曶、昧二字相次。曶云:‘尚冥也。'昧云:‘昧爽,旦明也。'聲同義近,故字亦連文。司馬相如傳‘曶爽暗昧',韋昭讀‘曶'為梅憒切,皆可為未聲、勿聲同部之證。”

右景龍碑本九十二字,敦煌本注九十字(實九十一字),河、王本九十四字,傅本一百字,範本九十五字。河上本題“贊玄第十四”,王本題“十四章”,範本題“視之不見章第十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