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樂府詩集》卷八十九 雜歌謠辭七

【唐永淳初童謠】

《新唐書·五行志》曰:“高宗永淳元年童謠。是歲七月,東都大雨,人多殍殕。”主

新禾不入箱,新麥不入場。迨及八九月,狗吠空垣牆。知

【唐高宗永淳中童謠】

《新唐書·五行志》曰:“高宗自調露中欲封嵩山,屬突厥叛而止。後又欲封,以吐蕃入寇遂停。時有童謠。”按《舊書》:“武后自封岱之後,勸帝封中嶽。每下詔草儀注,即歲飢、邊事警急而止。永淳中,既至山下,未及行禮,遘疾還宮而崩。”古

嵩山凡幾層,不畏登不得。但恐不得登,三度徵兵馬,傍道打騰騰。齋

【唐武后時童謠】

紅綠復裙長,千里萬里聞香。知

【唐神龍中謠】

《新唐書·五行志》曰:“中宗神龍以後民謠。按‘山南’,唐也。‘烏鵲窠’者,人居寡也。‘山北’,胡也。‘金駱駝’者,虜獲而重載也。”主

山南烏鵲窠,山北金駱駝。鐮柯不鑿孔,斧子不施柯。知

【唐中宗時童謠】

《新唐書·五行志》曰:“安樂公主於洺州造安樂寺,時有童謠。”按《舊書》:“安樂公主,中宗幼女,韋皇后所生。初降武崇訓,崇訓死,降武延秀。所造安樂佛寺,擬於宮掖,巧妙過之。”知

可憐安樂寺,了了樹頭懸。古

【唐景龍中謠】

《新唐書·五行志》曰:“景龍中民謠也。”按《會要》:“東都聖善寺,神龍初,中宗為武太后追福所造,景龍中復增廣焉。”知

可憐聖善寺,身著綠毛衣。牽來河裡飲,踏殺鯉魚兒。古

【唐天寶中童謠】

《新唐書·五行志》曰:“天寶中,安祿山未反時童謠。”按《舊書》:“天寶十四載,祿山以范陽叛。明年,竊號燕國。”知

燕燕飛上天,天下女兒鋪白氈,氈上有千錢。古

【唐天寶中幽州謠】

《新唐書·五行志》曰:“天寶中,幽州有此謠也。”主

舊來夸戴竿,今日不堪看。但看五月里,清水河邊見契丹。知

【唐德宗時童謠】

《新唐書·五行志》曰:“硃泚未敗前兩月有童謠。”按《舊書》:“建中四年,硃泚以涇原兵叛,僭號曰大秦,明年改號曰漢。是歲六月,兵敗而死。”主

一隻箸,兩頭硃。五六月,化為蛆。知

【唐元和初童謠】

《新唐書·五行志》曰:“元和初童謠,既畢乃轉身曰:‘舞了也。’”按《舊書.志》云:“為十年六月三日,武元衡為盜所害之應。”本傳云:“‘打麥’,謂打麥時也。‘麥打’,謂暗中突擊也。‘三三三’,謂六月三日也。既而鏇其袖曰‘舞了也’,謂元衡之卒也。”古

打麥,麥打。三三三,舞了也。齋

【唐鹹通中童謠】

《新唐書·五行志》曰:“懿宗鹹通七年童謠也。”知

草青青,被嚴霜。鵲始後,看顛狂。古

【唐鹹通末成都童謠】

《新唐書·五行志》曰:“鹹通十四年,成都有童謠。是歲,歲陰在巳,明年在午。巳,蛇也。午,馬也”知

鹹通癸巳,出無所之。蛇去馬來,道路稍開。頭無片瓦,地有殘灰。古

【唐僖宗時童謠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