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樂府詩集》卷八十六 雜歌謠辭四

巴東三峽巫峽長,猿鳴三聲淚沾裳。古

巴東三峽猿鳴悲,猿鳴三聲淚沾衣。齋

【挾琴歌】范靜妻沈氏

逶迤起塵唱,宛轉繞樑聲。調弦可以進,蛾眉畫未成。知

【挾瑟歌】北齊·魏收

春風宛轉入曲房,兼送小苑百花香。白馬金鞍去未返,紅妝玉箸下成行。齋

【同前】唐·陸龜蒙

挾瑟為君撫,君嫌聲太古。寥寥倚浪絲,祭祭沈湘語。賴有秋風知,清泠吹玉柱。古

【鄱陽歌二首】

《南史》曰:“梁陸襄為鄱陽內史。大同初,郡人鮮于琮結門徒,殺廣晉令王筠,有眾萬餘人,將出攻郡。襄先已率人吏修城隍為備,及賊至,破之,生獲琮。時鄰郡守宰案其黨與,皆不得實,或有善人盡室罹禍,唯襄郡枉直無濫,民乃作歌。又有彭、李二家,因忿爭相誣告。襄引入內室,不加責誚,但和言解喻之。二人感恩,深自悔咎。乃為設酒食,令其盡歡,酒罷同載而還,因相親厚。民因歌之。”知

鮮于抄後善惡分,人無橫死賴陸君。古

陸君政,無怨家。斗既罷,讎共車。齋

【北軍歌】

《南史》曰:“梁臨川靖惠王宏為揚州刺史。天監中,武帝詔都督諸軍侵魏。宏以帝之介弟,所領皆器甲精新,軍容甚盛,北人以為百數十年所未之有。軍次洛口,前軍克梁城。諸將欲乘勝深入,宏聞魏援近,畏懦不敢進,召諸將欲議鏇師。呂僧珍曰:‘知難而退,不亦善乎!’停軍不進。魏人知其不武,遺以巾幗。北軍乃歌之,歌雲韋武,謂韋叡也。”知

不畏蕭娘與呂姥,但畏合肥有韋武。古

【雍州歌】

《南史》曰:“梁南平王偉子恪,為雍州刺史,年少未閒庶務,委之群下。百姓每通一辭,數處輸錢,方得聞徹。賓客有江仲舉、蔡薳、王台卿、庾仲容四人,俱被接遇,並有蓄積。民間歌之。後達武帝,帝因接末句雲。”古

江千萬,蔡五百,王新車,庾大宅。主人憒憒不如客。齋

【始興王歌】

《南史》曰:“梁始興忠武王憺為都督、荊州刺史。時天監初,軍旅之後,公私匱乏。憺厲精為政,廣辟屯田,減省力役,供其窮困,辭訟者皆立待符教,決於俄頃,曹無留事,下無滯獄。後徵還朝,而民歌之。荊土方言謂父謂爹,故歌雲‘人之爹’也。”主

始興王,人之爹。赴人急,如水火,何時復來哺乳我。知

【夏侯歌】

《梁書》曰:“夏侯夔為豫州刺史,於蒼陵立堰,溉田千餘頃,境內賴之。夔兄亶先居此任,兄弟並有恩惠,百姓歌之。夔在州七年,遠近多親附。”主

我之有州,賴彼夏侯。前兄後弟,布政優優。知

【鹹陽王歌】

《北史》曰:“後魏鹹陽王禧謀逆伏誅,後宮人為之歌,其歌遂流於江表。”齋

可憐鹹陽王,奈何作事誤?金床玉幾不能眠,夜起踏霜露。洛水湛湛彌岸長,行人那得度。知

【鄭公歌】

《北史》曰:“後魏鄭述祖為光州刺史。有人入市盜布,其父執之以歸述祖,述祖特原之,自是境內無盜。先是述祖之父道昭亦嘗為光州刺史,故百姓歌之。”主

大鄭公,小鄭公,相去五十載,風教尚猶同。知

【裴公歌】

《北史》曰:“裴俠為河北郡守,躬履儉素,愛民如子。郡舊有漁獵夫三十人,以供郡守,俠曰:‘以口腹役人,吾所不為也。’悉罷之。又有丁三十人,供郡守役,俠亦罷之,不以入私,並收庸為市官馬。歲時既積,馬遂成群。去職之日,一無所取。民歌之雲。”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