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樂府詩集》卷四十七 清商曲辭四

貴人三閣上,日晏未梳頭,不應有恨事,嬌甚卻成愁。主

珠箔曲瓊鉤,子細見揚州。北兵那得度,浪語判悠悠。知

沈香帖閣柱,金縷畫門楣。回首降幡下,已見黍離離。古

三人出眢井,一身登檻車。硃門漫臨水,不可見鱸魚。齋

【泛龍舟】隋·煬帝

《隋書·樂志》曰:“煬帝大制艷篇,辭極淫綺。令樂正白明達造新聲,創《萬歲樂》《藏鉤樂》《七夕相逢樂》《投壺樂》《舞席同心髻》《玉女行觴》《神仙留客》《擲磚續命》《鬥雞子》《斗白草》《泛龍舟》《還舊宮》《長樂花》《十二時》等曲,掩抑摧藏,哀音斷絕。”《唐書·樂志》曰:“《泛龍舟》,隋煬帝江都宮作。”知

舳艫千里泛歸舟,言鏇舊鎮下揚州。借問揚州在何處,淮南江北海西頭。六轡聊停御百丈,暫罷開山歌棹謳。詎似江東掌間地,獨自稱言鑒里游。齋

【黃竹子歌】

唐李康成曰:“《黃竹子歌》《江陵女歌》,皆今時吳歌也。”知

江邊黃竹子,堪作女兒箱。一船使兩槳,得娘還故鄉。古

【江陵女歌】

雨從天上落,水從橋下流。拾得娘裙帶,同心結兩頭。主

【神弦歌十八首】

《古今樂錄》曰:“《神弦歌》十一曲:一曰《宿阿》,二曰《道君》,三曰《聖郎》,四曰《嬌女》,五曰《白石郎》,六曰《青溪小姑》,七曰《湖就姑》,八曰《姑恩》,九曰《采菱童》,十曰《明下童》,十一曰《同生》。”主

【宿阿曲】

蘇林開天門,趙尊閉地戶。神靈亦道同,真官今來下。古

右一曲。齋

【道君曲】

中庭有樹,自語梧桐,推枝布葉。知

右一曲。古

【聖郎曲】

左亦不佯佯,右亦不翼翼。仙人在郎傍,玉女在郎側。酒無沙糖味,為他通顏色。知

右一曲。古

【嬌女詩】

北游臨河海,遙望中菰菱。芙蓉發盛華,淥水清且澄。弦歌奏聲節,仿佛有餘音。知

蹀躞越橋上,河水東西流。上有神仙居,下有西流魚。行不獨自去,三三兩兩俱。齋

右二曲。主

【白石郎曲】

白石郎,臨江居。前導江伯後從魚。古

積石如玉,列松如翠。郎艷獨絕,世無其二。齋

右二曲。主

【青溪小姑曲】

吳均《續齊諧記》曰:“會稽趙文韶,宋元嘉中為東扶侍,廨在青溪中橋。秋夜步月,悵然思歸,乃倚門唱《烏飛曲》。忽有青衣,年可十五六許,詣門曰:‘女郎聞歌聲,有悅人者,逐月遊戲,故遣相問。’文韶都不之疑,遂邀暫過。須臾,女郎至,年可十八九許,容色絕妙。謂文韶曰:‘聞君善歌,能為作一曲否盬’文韶即為歌‘草生盤石下’,聲甚清美。女郎顧青衣,取箜篌鼓之,泠泠似楚曲。又令侍婢歌《繁霜》,自脫金簪,扣箜篌和之。婢乃歌曰:‘歌繁霜,繁霜侵曉幕。伺意空相守,坐待繁霜落。留連宴寢,將旦別去,以金簪遺文韶。文韶亦贈以銀碗及琉璃匕。明日,於青溪廟中得之,乃知得所見青溪神女也。”按乾寶《搜神記》曰:“廣陵蔣子文,嘗為秣陵尉,因擊賊,傷而死。吳孫權時封中都侯,立廟鐘山。”《異苑》曰:“青溪小姑,蔣侯第三妹也。”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