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梁書》卷五十一 列傳第四十五◎處士



庾詵,字彥寶,新野人也。幼聰警篤學,經史百家無不該綜,緯候書射,棋釐機巧,並一時之絕。而性托夷簡,特愛林泉。十畝之宅,山池居半。蔬食弊衣,不治產業。嘗乘舟從田舍還,載米一百五十石,有人寄載三十石。既至宅,寄載者曰:"君三十斛,我百五十石。"詵默然不言,恣其取足。鄰人有被誣為盜者,被治劾,妄款,詵矜之,乃以書質錢二萬,令門生詐為其親,代之酬備。鄰人獲免,謝詵,詵曰:"吾矜天下無辜,豈期謝也。"其行多如此類。

高祖少與詵善,雅推重之。及起義,署為平西府記室參軍,詵不屈。平生少所游狎,河東柳惲欲與之交,詵距而不納。後湘東王臨荊州,板為鎮西府記室參軍,不就。普通中,詔曰:"明揚振滯,為政所先;旌賢求士,夢佇斯急。新野庾詵,止足棲退,自事卻掃,經史文藝,多所貫習;潁川庾承先,學通黃、老,該涉釋教;並不競不營,安茲枯槁,可以鎮躁敦俗。詵可黃門侍郎,承先可中書侍郎。勒州縣時加敦遣,庶能屈志,方冀鹽梅。"詵稱疾不赴。

晚年以後,尤遵釋教。宅內立道場,環繞禮懺,六時不輟。誦《法華經》,每日一遍。後夜中忽見一道人,自稱願公,容止甚異,呼詵為上行先生,授香而去。中大通四年,因晝寢,忽驚覺曰:"願公復來,不可久住。"顏色不變,言終而卒,時年七十八。舉室鹹聞空中唱"上行先生已生彌瑽淨域矣"。高祖聞而下詔曰:"旌善表行,前王所敦。新野庾詵,荊山珠玉,江陵杞梓,靜侯南度,固有名德,獨貞苦節,孤芳素履。奄隨運往,惻愴於懷。宜謚貞節處士,以顯高烈。"詵所撰《帝歷》二十卷、《易林》二十卷、續伍端休《江陵記》一卷、《晉朝雜事》五卷、《總抄》八十卷,行於世。

子曼倩,字世華,亦早有令譽。世祖在荊州,闢為主簿,遷中錄事。每出,世祖常目送之,謂劉之遴曰:"荊南信多君子,雖美歸田鳳,清屬桓階,賞德標奇,未過此子。"後轉諮議參軍。所著《喪服儀》、《文字型例》、《莊老義疏》,注《算經》及《七曜歷術》,並所制文章,凡九十五卷。

子季才,有學行。承聖中,仕至中書侍郎。江陵陷,隨例入關。

張孝秀,字文逸,南陽宛人也。少仕州為治中從事史。遭母憂,服闋,為建安王別駕。頃之,遂去職歸山,居於東林寺。有田數十頃,部曲數百人,率以力田,盡供山眾,遠近歸慕,赴之如市。孝秀性通率,不好浮華,常冠穀皮巾,躡蒲履,手執並櫚皮麈尾。服寒食散,盛冬能臥於石。博涉群書,專精釋典。善談論,工隸書,凡諸藝能,莫不明習。普通三年,卒,時年四十二,室中皆聞有非常香氣。太宗聞,甚傷悼焉,與劉慧斐書,述其貞白雲。

庾承先,字子通,潁川鄢陵人也。少沉靜有志操,是非不涉於言,喜慍不形於色,人莫能窺也。弱歲受學於南陽劉虬,強記敏識,出於群輩。玄經釋典,靡不該悉;九流《七略》,鹹所精練。郡辟功曹不就,乃與道士王僧鎮同游衡岳。晚以弟疾還鄉里,遂居於土台山。鄱陽忠烈王在州,欽其風味,要與游處。又令講《老子》,遠近名僧,鹹來赴集,論難鋒起,異端競至,承先徐相酬答,皆得所未聞。忠烈王尤加欽重,征州主簿;湘東王聞之,亦板為法曹參軍;並不赴。

中大通三年,廬山劉慧斐至荊州,承先與之有舊,往從之。荊陝學徒,因請承先講《老子》。湘東王親命駕臨聽,論議終日,深相賞接。留連月余日,乃還山。王親祖道,並贈篇什,隱者美之。其年卒,時年六十。

陳吏部尚書姚察曰:世之誣處士者,多雲純盜虛名而無適用,蓋有負其實者。若諸葛璩之學術,阮孝緒之簿閥,其取進也豈難哉?終於隱居,固亦性而已矣。

《梁書》 唐·姚思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