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遼史》卷九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



王觀,南京人。博學有才辯。重熙七年,中進士乙科。興宗崩,充夏國報哀使;還,除給事中。鹹雍初,遷翰林學士。五年,兼乾文閣學士。七年,改南院樞密副使,賜國姓,參知政事,兼知南院樞密事。坐矯制修私第,削爵為民,卒。

耶律喜孫,字盈隱,永興宮分人。興宗在青宮,嘗居左右輔導。聖宗大漸,喜孫與馮家奴告仁德皇后同宰相蕭浞卜等謀逆事。及欽哀為皇太后稱制,喜孫尤見寵任。重熙中,其子涅哥為近侍,坐事伏誅。帝以喜孫有翼戴功,且悼其子罪死,欲世其官,喜孫無所出之部,因見馬印文有品部號,使隸其部,拜南府宰相。尋出為東北路詳穩,卒。

論曰:孩里、引吉之為臣也,當乙辛擅權、蕭革貪黷之日,雖與同官,而能以正自處,不少阿唯,其過人遠矣。傳曰:“歲寒知松柏之後凋。”二子有焉。若斡特剌之戰功,竇景庸之讞獄,楊績之忠告,亦賢矣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