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遼史》卷五十三 志第二十二



臘辰日:天子率北南臣僚並戎服,戊夜坐朝,作樂飲酒,等第賜甲仗、羊馬。國語謂是日為“炒伍侕叵”。“炒伍侕”,戰也。

再生儀:凡十有二歲,皇帝本命前一年季冬之月,擇吉日。前期,禁門北除地置再生室、母后室、先帝神主輿。在再生室東南,倒植三岐木。其日,以童子及產醫嫗置室中,一婦人執酒,一叟持矢箙,立於室外。有司請神主降輿,致奠。奠訖,皇帝出寢殿,詣再生室。群臣奉迎,再拜。皇帝入室。釋服、洗。以童子從,三過岐木之下。每過,產醫嫗致詞,拂拭帝躬。童子過岐木七,皇帝臥木側,叟擊箙曰:“生男矣。”太巫幪皇帝首,興,群臣稱賀,再拜。產醫嫗受酒於執酒婦以進,太巫奉襁褓、彩結等物贊祝之。預選七叟,各立御名繫於彩,皆跪進。皇帝選嘉名受之,賜物。再拜,退。群臣皆進襁褓、彩結等物。皇帝拜先帝諸御容,遂宴群臣。

善哉,阻午可汗之垂訓後嗣也。孺子無不慕其親者,嗜欲深而愛淺,妻子具而孝衰。人人皆然,而況天子乎!再生之儀,歲一周星,使天子一行是禮,以起其孝心。夫體之也真,則其思之也切,孺子之慕,將有油然發於中心者,感發之妙,非言語文字之所能及。善哉,阻午可汗之訓後嗣也。始之以三過岐木,母氏劬勞能無念乎!終之以拜先帝御容,敬承宗廟宜何如哉!《詩》曰:“無念爾祖,聿修厥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