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遼史》卷三十四 志第四



若帝不親征,重臣統兵不下十五萬眾,三路往還,北京會兵,進以九月,退以十二月,行事次第皆如之。若春以正月,秋以九月,不命都統,止遣騎兵六萬,不許深入,不攻城池,不伐林木,但於界外三百里內,耗盪生聚,不令種養而已。

軍入南界,步騎軍帳不循阡陌。三道將領各一人,率欄子馬各萬騎,支散游弈百十里外,更迭覘邏。及暮,以吹角為號,眾即頓舍,環繞御帳,自近及遠,折木稍屈,為弓子鋪,不設槍營塹柵之備。

每軍行,鼓三伐,不問晝夜,大眾齊發。未遇大敵,不乘戰馬,俟近敵師,乘新羈馬,蹄有餘力。成列不戰,退則乘之。多伏兵斷糧道,冒夜舉火,上風曳柴。饋餉自齎,散而復聚。善戰,能寒。此兵之所以強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