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史》卷三百二十七 列傳第二百十五



明年秋,虎復擁眾至延綏紅水灘,乞增賞未遂,即縱掠塞外,總兵吳自勉御卻之。既而東附大清兵攻龍門。未幾,為大清兵所擊。六年夏,插漢聞大清兵至,盡驅部眾渡河遠遁。是時,韃靼諸部先後歸附於大清。明年,大清兵遂大會諸部於兀蘇河南岡,頒軍律焉。而虎已卒,乃追至上都城,盡俘插漢妻孥部眾。

其後,套部歲入寧夏、甘、涼境,巡撫陳奇瑜、總兵馬世龍、督師洪承疇等輒擊敗之。套部乾兒罵,亦為總兵尤世祿所斬。迄明世,邊陲無寧,致中原盜賊蜂起。當事者狃與俺答等貢市之便,見插之恣於東也,謂歲捐金錢數十萬,冀苟安旦夕,且覬收之為用,而卒不得。迨其後也,明未亡而插先斃,諸部皆折入於大清。國計愈困,邊事愈棘,朝議愈紛,明亦遂不可為矣。

韃靼地,東至兀良哈,西至瓦剌。當洪、永、宣世,國家全盛,頗受戎索,然畔服亦靡常。正統後,邊備廢弛,聲靈不振。諸部長多以雄傑之姿,恃其暴強,迭出與中夏抗。邊境之禍,遂與明終始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