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史》卷三百十九 列傳第二百七



十六年,田州盧蘇作亂。泗城土舍岑施以兵納岑邦佐。兵敗,弗克納。二十七年詔土舍施襲替,免赴京,以嘗聽調有勞也。隆慶二年,泗城蠻黃豹、黃豸等據貴州程番府麻向、大華等司,時出擄掠,官軍剿之,豹等遁去。

萬曆二年,泗城土官岑承勛等貢馬及香爐等物。四十一年,土官岑雲漢貢方物。初,雲漢乃紹勛嫡嗣,紹勛寵庶孽雷漢,頭目黃瑪等從中煽禍,以至焚劫稱兵。雲漢紿母出印,扶弟以奔,撫按以聞。廷議請釋紹勛罪以存大倫,權雷漢、黃瑪等以息囂孽,雲漢從寬削銜,戴罪管事。詔可。天啟二年,巡撫何士晉請復雲漢知州職,量加都司職銜,令率土兵援黔。從之。

泗城延袤頗廣,兵力亦勁,與慶遠諸州互相雄長。其流惡自豹而應而接,且三世。領縣一,曰程縣;長官司二,曰安隆,曰上林。

程縣在泗城州之東北,舊號程醜莊。明初歸附,隸泗城州。洪武二十一年改為縣,編戶一里。後改屬慶遠府,尋復隸泗城州,設流官知縣。正統間,為岑豹所逼,棄官遁去,典史攝印,鏇亦罹害。豹遂奪其印,據縣治。事聞,屢遣官諭之,歷岑應、岑接凡七十餘年不服。嘉靖二年,接為諸土官攻殺,督府遣官按問,得縣印,貯於官,後僅存荒土。泗城、南丹、那地俱欲得之,時治兵相攻雲。

安隆長官司,東抵泗城,西抵雲南,南抵上林長官司,北抵貴州宣慰司,元泗城州地也。洪武元年,泗城州土官岑善忠以次子子得領安隆峒。三十年,子得來朝,貢馬。設治所。永樂元年設安隆長官事,以子得為長官,撫其眾。十二年貢馬,賜鈔幣,予世襲。

上林長官司,東北俱抵泗城界,西抵安隆長官司,南抵雲南。宋、元號上林峒,屬泗城州,明興因焉。永樂實置長官司,以泗城州土官岑善忠三子子成為長官,撫其民。永樂四年,子成遣子保貢方物,賜鈔幣,自是貢賜不絕。成化元年,泗城岑豹攻劫上林,殺長官志威,滅其族,劫印,占其境上。兵部移文議豹罪,仍以地與印給上林。弘治三年,上林長官司遣頭目入貢,禮部以過期至,給半賞。既而泗城岑應復奪據上林長官司,然正、嘉、隆、萬間朝貢猶時至。

利州,漢屬交阯,號阪麗莊。宋建利州,隸橫山寨,元因焉。土官亦岑姓,洪武初歸附。授知州,以流官吏目佐之,直隸布政司。宣德二年,利州知州岑顏遣頭目羅向貢馬。正統元年,泗城岑豹侵據利州地,並掠顏妻子財物。總兵官山雲以聞,帝敕鎮、巡官撫諭之。四年,顏遣族人岑忻貢銀器方物。五年,顏奏:“本州地二十五甲,被豹興兵攻占,母覃被囚,妻財被掠,累奉敕撫諭,猖獗不服。”帝遣行人黃恕、朱升敕諭豹,事具前傳。七年,豹復與顏相仇殺,帝敕總兵官吳亮宣布恩威,令各罷兵,而豹終殺顏及其子得,奪州印去,遂以流官判州事。數十年間,屢經諸司勘奏,移檄督追,歷岑應、岑接二世如故。嘉靖二年歸併泗城。

龍州,古百粵地。漢屬交阯。宋置龍州,隸太平寨。元大德中,昇州為萬戶府。洪武二年,龍州土官趙帖堅遣使奉表,貢方物。詔以帖堅為龍州知州,世襲。八年改隸廣西布政司。時帖堅言:“地臨交阯,所守關隘二十七處,有警須申報太平,達總司,比報下,已涉旬月,恐誤事機,乞依奉議、泗城二州,隸廣西便。”從之。十六年,帖堅以孝慈皇后喪,上慰表,貢馬及方物,賜綺帛鈔錠有差。

二十一年,帖堅病,無子,以其從子宗壽代署州事。帖堅卒,宗壽襲。鄭國公常茂以罪謫居龍州。帖堅妻黃氏有二女,一為太平州土官李圓泰妻,茂納其一為妾。時宗壽雖襲職,帖堅妻猶持土官印,與茂、圓泰專擅州事,數陵逼宗壽。會茂以病卒,其閽者趙觀海等亦肆侮宗壽。宗壽乃與把事等以計取土官印,上奏,言茂已死,並械觀海等至京。於是帖堅妻惶懼,使人告宗壽擄掠,又與圓泰謀劫茂妾並其奴婢往太平州,又盡掠趙氏祖父官誥諸物,又欲並取龍州之地。乃自至京,告宗壽實從子,不應襲,宗壽亦上章言狀。帝乃詔宗壽勿問,下吏議帖堅妻與圓泰罪,既而以遠蠻俱釋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