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史》卷二百七十二 列傳第一百六十



順治二年三月,大清兵抵揚州,可法邀諸將赴援。獨肇基自白洋河趨赴,過高郵不見妻子。既入城,請乘大清兵未集,背城一戰。可法持重,肇基乃分守北門,發炮傷圍者。已而城破,率所部四百人巷戰,格殺數百人。後騎來益眾,力不支,一軍皆沒。副將乙邦才、馬應魁、莊子固等皆同死。

乙邦才,青州人。崇禎中,以隊長擊賊於河南、江北間。大將黃得功與賊戰霍山,單騎逐賊,陷淖中。賊圍而射之,馬斃,得功徒步斗。天將暮,僅餘二矢。邦才大呼沖賊走,得功乃得出。邦才授以己馬,分矢與之,且走且射,殪追騎十餘人,始得及其軍。得功自是知邦才。

時有張衡者,亦以驍敢名。賊圍六安急,總督馬士英救之。甫至,斥其左右副將,而號于軍中曰:“孰為乙邦才、張衡者?”兩人入謁,即牒補副將,以其兵授之,曰:“為我入六安,取知州狀來報。”兩人出,即簡精騎二百,夜沖賊陣而入,繞城大呼,曰:“大軍至矣,固守勿懈!”城中人喜,守益堅。兩人促知州署狀,復奪圍出,不損一騎。

時潁、壽、六安、霍山諸州縣數被寇,邦才大小十餘戰,鹹有功。及可法鎮揚州,攜之行。至是戰敗,自刎死。

馬應魁,字守卿,貴池入。初為小將,率家丁五十人巡村落間。猝遇賊,眾懼欲奔。應魁大聲曰:“勿怖死!死,命也。”連發二矢殪二賊,賊即退。可法因拔為副總兵,俾領旗鼓。每戰披白甲,大書“盡忠報國”四字於背,至是巷戰死。

莊子固,字憲伯,遼東人,年十三,殺人亡命。後從軍有功,積官至參將。嘗從山西總兵許定國救開封,軍半道噪歸,定國獲罪。子固輯餘眾,得免議。後可法出鎮,用為副總兵,俾興屯於徐州、歸德間。 子固募壯士七百人,以赤心報國為號。聞揚州被圍,率眾馳救,三日而至。城將破,欲擁可法出城,遇大清兵,格鬥死。

他若副將樓挺、江雲龍、李豫,參將陶國祚、許謹、馮國用、陳光玉、李隆、徐純仁,游擊李大忠、孫開忠,都司姚懷龍、解學曾等十餘人,皆以巷戰死。

贊曰:金國鳳之善守,曹變蛟之力戰,均無愧良將材。然而運移事易,難於建功,而易於挫敗,遂至謀勇兼絀,以身殉之。蓋天命有歸,莫之為而為者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