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史》卷一百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二



陶季容者,世為水尾土官。交阯平,以為土知縣。歷歸化知州,遷宣化府同知,守北閒堡。宣德元年遣所部阮執先等追賊,至清波縣為所獲。既而遣執先還,招季容,脅以兵,不為動。宣宗聞之,擢宣化知府,降敕獎勞。賊復遣人誘季容,季容執以送沐晟,而導官軍敗賊於水尾。王通棄交阯,季容率官屬入朝。

陳汀,古雷縣千夫長,數從方政擊賊有功,政信倚之。王通棄地,汀北行,為賊所得,授以官,令守交州東關。汀挈其家九十餘人從間道走。賊追之,家屬盡陷,汀獨身入欽州。帝嘉其義,以為指揮,厚賚之。

他若土官阮世寧、阮公庭,皆不願從利,率所部來歸,乞居龍州、陳州之地。帝命加意撫恤,資糧器用官給之。

贊曰:成祖因季犛纂立,興師問罪以彰天討,求陳氏後不得,從而郡縣其地,得取亂侮亡之道矣。蠻疆險遠,易動難馴,數年之間叛者數起,柳升以輕敵喪師,王通以畏怯棄地。雖黃福惠愛在交,叛人心折,而大勢已去,再至無功。宣宗用老成謀國之言,廓然置之度外,良以其得不為益,失不為損,事勢所不必爭,非獨憚於勞民而絀於籌餉也。嘗考黃福與張輔書言:“惡本未盡除,守兵不足用。馭之有道,可以漸安。守之無法,不免再變。”權交事之始終,蓋惜張輔之不得為滇南之沐氏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