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史》卷四十五 志第二十一



慶遠府(元慶遠路。)洪武元年為府。二年正月改慶遠南丹軍民安撫司。三年六月復曰慶遠府。領州四,縣五,長官司三。東北距布政司五百七十里。

宜山(倚。北有龍江,東流入融縣,合於融江。西有河池守御千戶所,洪武二十八年十月置於河池縣,永樂六年徙於此。東有大曹鎮、西有懷遠鎮、又有德勝鎮、又有東江鎮四巡檢司。)

天河(府北少東。舊縣在高寨。洪武二年遷於蘭石。正統七年又遷甘場。嘉靖十三年又遷福祿鎮。萬曆十九年始移今治。西南有龍江,自貴州獨山州流入。北有東禪鎮巡檢司,又有思農鎮、歸仁鎮二土巡檢司。)

忻城(府南少東。西有烏泥江,即都泥江。北有三寨堡土巡檢司。)

河池州(元河池縣。)弘治十七年五月升為州。(縣舊治在州北懷德故城。天順六年遷屏風山。成化十三年還治懷德。嘉靖四年又遷鳳儀山南。西有智州山。東有金城江,下流合於都泥江。江北有金城鎮巡檢司。又東有都銘鎮、土堡鎮二巡檢司,後廢。)東距府二百五十里。領縣二:

思恩(州東北。舊屬府,正德元年二月改屬州。舊治在環江洲。永樂末,遷於清潭村。宣德三年十一月遷於白山寨。成化八年遷於歐家山。南有環江,北有帶溪,皆合流於龍江。有安化鎮、歸思鎮二巡檢司。又有普義鎮、吉安鎮、北蘭鎮三巡檢司,廢。)

荔波(州西北。洪武十七年九月析思恩縣地置,屬府。正統十二年改屬南丹州。成化十一年九月又屬府。正德元年來屬。州東南有勞村江,源出貴州陳蒙爛土長官司,流入州界,為金城江。又東有窮來、南有蒙石、又有方村三土巡檢司,後廢。)

南丹州洪武七年七月置。二十八年廢,尋復置。(西有孟英山,舊產銀。南有都泥江,自貴州定番州流入。)東距府二百四十里。

東蘭州洪武十二年置。(以西蘭州省入,又省安習、忠、文三州入焉。東南有隘洞江,一名都泥江,又名紅水河,又名烏泥江。)東北距府四百二十里。

那地州(元地州。)洪武元年改置。(北有都泥江,有布柳水流合焉。南有那州,洪武元年省。)東北距府二百四十里。

永順長官司(府西南。)

永定長官司(府南。二司皆弘治五年析宜山縣地置。)

永安長官司(弘治九年九月析天河縣十八里地置。)

南寧府(元南寧路。)洪武元年為府。領州七,縣三。東北距布政司千二百里。

宣化(倚。東有崑崙山,上有崑崙關。又有橫山,又有思玉山。北有馬退山。東南有望仙坡,與青、羅二山相對。城西南有大江,即鬱江,一曰夜郎豚水。其上流有二:一為南盤江,經府城南,曰右江;一為麗江,經府城西南,曰左江。合流處謂之合江鎮,下流為潯州府之左江。東有金城寨、西有那南寨、又有那龍寨、又有遷隆寨、南有八尺寨五巡檢司。)

隆安(府西北。嘉靖十二年四月析宣化縣那久地置。東有火焰山。城北有盤江,亦曰右江。西南有那樓寨、西北有馱演寨二巡檢司。)

橫州(元直隸廣西兩江道。)洪武二年九月以州治寧浦縣省入,屬潯州府。十年五月降為縣,來屬。十三年十一月復為州,仍置寧浦縣為州治,縣尋廢。(東有烏蠻山。南有鬱江,又東南有武流江,源自廣東靈山縣,流入境合焉。東有古江口、西有南鄉二巡檢司。又南有太平關,成化四年置。)西北距府二百四十里。領縣一:

永淳(州西。元屬橫州。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橫縣。十三年十一月復置,屬州。西臨鬱江。南有南里鄉、北有武羅鄉二巡檢司。又東北有修德鄉巡檢司,景泰間遷於縣西,後廢。)

新寧州隆慶六年二月以宣化縣定祿洞地置。(北有三峰山。城西有麗江,一名定祿江,又名文字水。東南有渠樂寨巡檢司。)東距府二百里。

上思州(元屬思明路。)洪武初廢。二十一年正月復置,屬思明府。弘治十八年來屬。(南有十萬山,上思江出焉,東流合西小江,西即交址所出之左江也。又有明江,亦出十萬山,西流入思明府界。又西有遷隆峒土巡檢司。)東南距府三百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