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史》卷五十七 志第三十三



太祖又以先王射禮久廢,弧矢之事專習於武夫,而文士多未解,乃詔國學及郡縣生員皆令習射,頒儀式於天下。朔望則於公廨或閒地習之。其官府學校射儀,略仿大射之式而殺其禮。射位初三十步,自後累加至九十步。射四矢,以二人為耦。

永樂時有擊球射柳之制。十一年五月五日幸東苑,擊球射柳,聽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觀。分擊球官為兩朋,自皇太孫而下諸王大臣以次擊射,賜中者幣布有差。

救日伐鼓

洪武六年二月,定救日食禮。其日,皇帝常服,不御正殿。中書省設香案,百官朝服行禮。鼓人伐鼓,復圓乃止。月食,大都督府設香案,百官常服行禮,不伐鼓,雨雪雲翳則免。

二十六年三月更定,禮部設香案於露台,向日,設金鼓於儀門內,設樂於露台下,各官拜位於露台上。至期,百官朝服入班,樂作,四拜興,樂止,跪。執事者捧鼓,班首擊鼓三聲,眾鼓齊鳴,候覆圓,復行四拜禮。月食,則百官便服於都督府救護如儀。在外諸司,日食則於布政使司、府州縣,月食則於都指揮使司、衛所,如儀。

隆慶六年,大喪。方成服,遇日食。百官先哭臨,後赴禮部,青素衣、黑角帶,向日四拜,不用鼓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