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史》卷四十一 志第十七



平原(州東南。)

武定州(元棣州,治厭次縣,屬濟南路。)洪武初,州縣俱廢。六年六月復置州,改名樂安。宣德元年八月改為武定州。(永樂十五年,漢王府遷於此。宣德元年除。南有大清河,又有土河,又有商河。東南有清河巡檢司。)西南距府二百四十里。領縣四:

陽信(州北。元屬棣州。東有商河。)

海豐(州東北。洪武六年六月析樂安州南地置,屬濱州,後來屬。東北濱海。又北有鬲津河,又有無棣縣,元屬棣州,洪武初省。東北有大沽河口巡檢司。)

樂陵(州西北。舊治在縣之鹹平鎮,屬滄州,洪武元年改屬濟寧府,二年移治富平鎮,七月來屬。南有般河及鬲津河,又有土河。西南又有商河。西北有舊縣鎮巡檢司。)

商河(州西南。南有商河。)

濱州洪武初,以州治渤海縣省入。(東北濱海,產鹽。南有大清河。北有士傷河,即鬲津別名也。)西南距府三百五十里。領縣三:

利津(州東。東北濱海,有永阜等鹽場。東有大清河,流入海。又東北有豐國鎮巡檢司。)

霑化(州西北。東北濱海,有富國等鹽場。又有久山鎮巡檢司。)

蒲台(州南。元屬般陽路。洪武二年七月來屬。東濱海。北有大清河。)

兗州府(元兗州,屬濟寧路。)洪武十八年升為兗州府。領州四,縣二十三。東北距布政司三百五十里。

滋陽(倚。洪武三年四月建魯王府。元曰嵫陽。洪武初,省入州。十八年復置。成化間,改為滋陽。泗水在東,又有沂水,自曲阜縣西流來合焉。)

曲阜(府東。東南有尼山,沂水所出。又東有防山。北有泗水。又有洙水,西南流入於沂水。又北有孔林。)

寧陽(府北。西北有汶水,支流為洸水。洸水者,洙水也,洸、洙相入受,通稱也,俱西南入運河。又東北有堽城堰,即汶、洸分流處也。)

鄒(府東南。元屬滕州。洪武二年七月改屬。東南有嶧山,亦曰邾嶧,又曰鄒嶧。東北有昌平山。西南有鳧山。又有泗河。)

泗水(府東。東有陪尾山,泗水出焉,經縣北,下流至南直清河縣入淮。)

滕(府東南。元滕州,治滕縣,屬益都路。洪武二年七月,州廢,縣屬濟寧府。十八年來屬。東南有桃山。東北有連青山。又西南有新運河,北自南陽,南至境山,長一百九十四里,嘉靖四十四年所開,又薛水,源自縣東高、薛二山間,西南流,合漷水,一名南沙河,至沛縣入運。又有北沙河在縣北,西流經魚台入招湖。又南有沙溝集巡檢司。)

嶧(府東南。元嶧州,屬益都路。洪武二年降為縣,屬濟寧府,後來屬。東南有柱子山,舊名葛嶧山,氶水流其下。又北有君山,一名抱犢山,西泇水所出,東南流至三合村,有東泇河自沂水來會焉。又南合武河、彭、氶諸水注於泗,謂之泇口。萬曆中,改為運道,自夏鎮至直河口,凡二百六十餘里,避黃河之險者三百三十里。又西北有鄒塢鎮巡檢司,嘉靖中,移於縣西拖梨溝。又東南有台莊巡檢司,萬曆三十四年置。)

金鄉(府西南。元屬濟寧路。洪武十八年來屬。金莎嶺在東。大河在西南。)

魚台(府西南。元屬濟州。洪武元年屬徐州。二年七月屬濟寧府。十八年來屬。泗河在東,即運道也。北有菏水,一名五丈溝,東入泗。又東有谷亭鎮,嘉靖九年,黃河決於此。又南有塌場口,洪武、永樂間,為運道所經。)

單(府西南。元單州,屬濟寧路。洪武元年省州治單父縣入州。二年七月乃降州為縣,屬濟寧府。十八年來屬。舊城在南,正德十四年五月因河決改遷。南濱大河。)

城武(府西南。元屬曹州。洪武四年屬濟寧府。十八年來屬。縣城,正德十四年五月因河決改遷。南有故黃河,即洪武間之運道也,弘治後堙。)

濟寧州(元任城縣,為濟州治。至正八年罷濟州,徙濟寧路治此。)太祖吳元年為濟寧府。十八年降為州,以州治任城縣省入。(南臨會通河。西有馬腸湖。又東南有魯橋鎮巡檢司。)東距府六十里。領縣三:

嘉祥(州東。元屬單州。洪武二年來屬。南有塔山。東有會通河。北有故黃河,一名塔章河,即塌場口之上流也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