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清史稿》卷二百十四 列傳一



同治間,穆宗議修圓明園,奉兩太后居之,事未行。德宗以萬壽山大報恩延壽寺,高宗奉孝聖憲皇后三次祝釐於此,命葺治,備太后臨幸,並更清漪園為頤和園,太后許之。既歸政,奉太后駐焉。歲十月十日,太后萬壽節,上率王大臣祝嘏,以為常。十六年,醇親王奕譞薨。二十年,日本侵朝鮮,以太后命,起恭親王奕。是年,太后六十萬壽,上請在頤和園受賀,仿康熙、乾隆間成例,自大內至園,蹕路所經,設彩棚經壇,舉行慶典。朝鮮軍事急,以太后命罷之。二十四年,恭親王奕薨。

上事太后謹,朝廷大政,必請命乃行。顧以國事日非,思變法救亡,太后意不謂然,積相左。上期以九月奉太后幸天津閱兵,訛言謂太后將勒兵廢上;又謂有謀圍頤和園劫太后者。八月丁亥,太后遽自頤和園還宮,復訓政。以上有疾,命居瀛台養疴。二十五年十二月,立端郡王載漪子溥俊繼穆宗為皇子。

二十六年,義和拳事起,載漪等信其術,言於太后,謂為義民,縱令入京師,擊殺德意志使者克林德及日本使館書記,圍使館。德意志、奧大利亞、比利時、日斯巴尼亞、美利堅、法蘭西、英吉利、義大利、日本、和蘭、俄羅斯十國之師來侵。七月,逼京師。太后率上出自德勝門,道宣化、大同。八月,駐太原。九月,至西安。命慶親王奕劻、大學士總督李鴻章與各國議和。二十七年,各國約成。八月,上奉太后發西安。十月,駐開封。時端郡王載漪以庇義和拳得罪廢,溥俊以公銜出宮。十一月,還京師。上仍居瀛台養疴。太后屢下詔:“母子一心,勵行新政。”三十二年七月,下詔預備立憲。

三十四年十月,太后有疾。上疾益增劇。壬申,太后命授醇親王載灃攝政王。癸酉,上崩於瀛台。太后定策立宣統皇帝,即日尊為太皇太后。甲戌,太后崩,年七十四,葬定陵隆福寺。二年五月,御史潘敦儼因歲旱上言,請更定諡號,謂:“後崩在穆宗升遐百日內,道路傳聞,或稱傷悲致疾,或雲絕粒霣生,奇節不彰,何以慰在天之靈?何以副兆民之望?”太后以其言無據,斥為謬妄,奪官。五年三月,合葬惠陵,上謚。宣統加謚,曰孝哲嘉順淑慎賢明恭端憲天彰聖毅皇后。

淑慎皇貴妃,富察氏。穆宗立後,同日封慧妃。進皇貴妃。德宗即位,以兩太后命,封為敦宜皇貴妃。進敦宜榮慶皇貴妃。光緒三十年,薨。謚曰淑慎皇貴妃。

莊和皇貴妃,阿魯特氏,大學士賽尚阿女,孝哲毅皇后姑也。事穆宗,為珣嬪,進妃。光緒間,進貴妃。宣統皇帝尊為皇考珣皇貴妃。孝定景皇后崩未逾月,妃薨。謚曰莊和皇貴妃。敬懿皇貴妃,赫舍里氏。事穆宗,自嬪進妃。光緒間,進貴妃。宣統間,累進尊封。榮惠皇貴妃,西林覺羅氏。事穆宗,自貴人進嬪。光緒間,進妃。宣統間,累進尊封。

德宗孝定景皇后,葉赫那拉氏,都統桂祥女,孝欽顯皇后侄女也。光緒十四年十月,孝欽顯皇后為德宗聘焉。十五年正月,立為皇后。二十七年,從幸西安。二十八年,還京師。三十四年,宣統皇帝即位。稱“兼祧母后”,尊為皇太后。上徽號曰隆裕。宣統三年十二月戊午,以太后命遜位。越二年正月甲戌,崩,年四十六。上謚曰孝定隆裕寬惠慎哲協天保聖景皇后,合葬崇陵。

端康皇貴妃,他他拉氏。光緒十四年,選為瑾嬪。二十年,進瑾妃。以女弟珍妃忤太后,同降貴人。二十一年,仍封瑾妃。宣統初,尊為兼祧皇考瑾貴妃。遜位後,進尊封。歲甲子,薨。

恪順皇貴妃,他他拉氏,端康皇貴妃女弟。同選,為珍嬪。進珍妃。以忤太后,諭責其習尚奢華,屢有乞請,降貴人。逾年,仍封珍妃。二十六年,太后出巡,沈於井。二十七年,上還京師。追進皇貴妃。葬西直門外,移祔崇陵。追進尊封。

宣統皇后,郭博勒氏,總管內務府大臣榮源女。遜位後,歲壬戌,冊立為皇后。淑妃,額爾德特氏。同日冊封。

論曰:世祖、聖祖皆以沖齡踐祚,孝莊皇后睹創業之難,而樹委裘之主,政出王大臣,當時無建垂簾之議者。殷憂啟聖,遂定中原,克底於昇平。及文宗末造,孝貞、孝欽兩皇后躬收政柄,內有賢王,外有名將相,削平大難,宏贊中興。不幸穆宗即世,孝貞皇后崩,孝欽皇后聽政久,稍稍營離宮,修慶典,視聖祖奉孝莊皇后、高宗奉孝聖皇后不逮十之一,而世顧竊竊然有私議者,外侮迭乘,災祲屢見,非其時也。不幸與德宗意恉不協,一激而啟戊戌之爭,再激而成庚子之亂。晚乃壹意變法,怵天命之難諶,察人心之將渙,而欲救之以立憲,百端並舉,政急民煩,陵土未乾,國步遂改。綜一代之興亡,系於宮闈。嗚呼!豈非天哉?豈非天哉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