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清史稿》卷二百四十三 列傳三十



八年,與金礪駐防杭州。明大學士張肯堂與其將阮進、張名振擁魯王以海屯舟山,之源與總督陳錦、總兵田雄合師攻之,破明兵於橫水洋,獲進。逼螺頭門,肯堂城守十餘日,師以雲梯登,肯堂及魯王諸臣李向中、吳鍾巒、朱永佑等縱火自焚死。名振以魯王遁三盤島,之源遣總兵馬進寶等追擊破之,焚其積聚;復敗之於沙埕,收各〈山奧〉戶口八千五百餘,悉令歸農。論功,進三等精奇尼哈番。

十六年八月,授鎮海大將軍,駐防鎮江。疏言:“京口百川匯流,江南財賦自此輓運北輸。近因鄭成功入犯,幾至橫截運道。宜先練習水師,以資防禦。防海策有三:出海會哨,勿使入江,上也;循塘拒敵,勿使登入,中也;列陣備兵,勿使近城,斯下矣。顧練水師當先造船,火器、水手、舵工,百無一備,何以御賊?”上敕兵部下總督郎廷佐製備。十七年,疏言:“京口水師造船二百,募水手、舵工八千餘,一時難以集事。沿海民有雙桅沙船,造作堅固,其人熟於洋面水道,請查驗船堪用者予收用,船戶給以糧餉。舊設戰船低小,不必修補。邊海炮台、烽墩、橋路,請敕督撫下沿海州縣修葺高廣。”下兵部,並從之。尋得成功遣諜與提督馬逢知關通狀,疏聞,命侍郎尼滿會之源鞫實,逢知坐誅。

康熙三年,召還京,仍任都統。四年,以病乞休,加太子太保,致仕,以其子光代為都統。鰲拜得罪,之源、光坐黨附,奪官論死,上命寬之。之源尋卒。妻胡叩閽,訴之源功罪足相當,詔復官,並予三等精奇尼哈番,仍以光襲。三傳,降襲三等阿思哈尼哈番。乾隆初,定封三等男。

吳守進,漢軍正紅旗人,初籍遼陽。太祖時來歸,從征伐有勞,授世職游擊。天聰五年,授戶部承政。八年,考滿,進世職一等甲喇章京。時始設漢軍世管牛錄額真,命守進兼任。崇德三年,改左參政。四年,坐賕,論罪至死,命貸之,削世職,解參政,籍其家之半,仍攝正紅旗漢軍梅勒額真。鏇真除。

六年,從睿親王多爾袞、武英郡王阿濟格攻錦州,守進發炮克塔山四台,獲明將王希賢、崔定國等,多所斬馘。七年,擢本旗固山額真。率師攻松山、杏山,明兵屯呂洪山口,與固山額真金礪擊破之。明兵保杏山側二台,復與固山額真劉之源擊破之,遂拔杏山。尋命與梅勒額真馬光輝等詣錦州督鑄炮。八年,從攻寧遠,取中後所、前屯衛。

順治元年,從入關,復授世職二等甲喇章京。從固山額真葉臣徇山西,克太原。復從豫親王破李自成,下江南,敗明師,克揚州、江陰,復進破嘉興。敘功,進一等。四年,授定西將軍,駐漢中。五年,卒。子國柄襲。從征湖廣,官梅勒額真,加世職拖沙喇哈番。

巴山,瓜爾佳氏,滿洲鑲黃旗人,世居哈達。祖巴岱,國初率眾來歸,授世管牛錄額真。再傳至巴山。天聰五年,從太宗伐明,圍大凌河。城兵出戰,梅勒額真屯布祿、牛錄額真郎格等戰沒,巴山馳入陣,以其屍還。六年,從伐察哈爾,其部人竄入大同,往取之。師還,巴山與承政圖爾格殿,明兵追襲,設伏邀擊,斬馘甚眾。八年,授世職牛錄章京。尋擢甲喇額真。

崇德元年,從上伐朝鮮,與甲喇額真屯泰等先眾破敵。三年,兼任工部理事官。從貝勒岳託伐明,自牆子嶺入邊,薄明都,擊敗明太監馮永盛兵;攻鉅鹿,率所部以雲梯先登,克之:加半個前程。五年,與承政薩穆什喀、索海等伐虎爾哈部,攻掛喇爾屯。七年,從奉國將軍巴布泰率師駐錦州。

順治元年,從入關,督所部步兵擊敗李自成,擢工部侍郎,進世職三等阿達哈哈番。二年,授梅勒額真,鎮守江寧。三年,命總管江寧駐防滿洲兵,特置總督糧儲兼理錢法,駐江寧,以協領鄂屯兼任,加戶部侍郎,以重其事。時江北諸山寨並起,號為明守。江寧民有謀為應者,巴山詗知之,捕斬三十人。未幾,明潞安王誼石以二萬人分三道攻江寧,巴山會招撫大學士洪承疇等督兵御之,誼石敗走。語詳承疇傳。明故左通政嘉定侯峒曾以二年死難,四年,其子元瀞通表魯王以海,取敕書及其將黃斌卿致承疇書以歸。柘林游擊陳可得之,有“內殺巴、張二將”語,指巴山及提督張大猷也。事聞,上以敵謀設間,詔慰承疇,而諭獎巴山及大猷“嚴察亂萌,公忠盡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