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國演義》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


人,身長二丈余,腳跡長三尺二寸,白髮蒼髯,著黃單衣;裹黃巾,掛藜頭杖,自稱曰:吾
乃民王也。今來報汝:天下換主,立見太平。如此在市遊行三日,忽然不見。此乃殿下之瑞
也。殿下可戴十二旒冠冕,建天子旌旗,出警入蹕,乘金根車,備六馬,進王妃為王后,立
世子為太子。”昭心中暗喜;回到宮中,正欲飲食,忽中風不語。次日,病危,太尉王祥、
司徒何曾、司馬荀□及諸大臣入宮問安,昭不能言,以手指太子司馬炎而死。時八月辛卯日
也。何曾曰:“天下大事,皆在晉王;可立太子為晉王,然後祭葬。”是日,司馬炎即晉王
位,封何曾為晉丞相,司馬望為司徒,石苞為驃騎將軍,陳騫為車騎將軍,謚父為文安葬已
畢,炎召賈充、裴秀入宮問曰:“曹操曾云:若天命在吾,吾其為周文王乎!果有此事
否?”充曰:“操世受漢祿,恐人議論篡逆之名,故出此言。乃明教曹丕為天子也。”炎
曰:“孤父王比曹操何如?”充曰:“操雖功蓋華夏,下民畏其威而不懷其德。子丕繼業,
差役甚重,東西驅馳,未有寧歲。後我宣王、景王,累建大功,布恩施德,天下歸心久矣。
文王併吞西蜀,功蓋寰宇。又豈操之可比乎?”炎曰:“曹丕尚紹漢統,孤豈不可紹魏統
耶?”賈充、裴秀二人再拜而奏曰:“殿下正當法曹丕紹漢故事,復築受禪壇,布告天下,
以即大位。”炎大喜,次日帶劍入內。此時,魏主曹奐連日不曾設朝,心神恍惚,舉止失
措。炎直入後宮,奐慌下御榻而迎。炎坐畢,問曰:“魏之天下,誰之力也?”奐曰:“皆
晉王父祖之賜耳。”炎笑曰:“吾觀陛下,文不能論道,武不能經邦。何不讓有才德者主
之?”奐大驚,口噤不能言。傍有黃門侍郎張節大喝曰:“晉王之言差矣!昔日魏武祖皇
帝,東盪西除,南征北討,非容易得此天下;今天子有德無罪,何故讓與人耶?”炎大怒
曰:“此社稷乃大漢之社稷也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,自立魏王,篡奪漢室。吾祖父三世輔
魏,得天下者,非曹氏之能,實司馬氏之力也:四海鹹知。吾今日豈不堪紹魏之天下乎?”
節又曰:“欲行此事,是篡國之賊也!”炎大怒曰:“吾與漢家報仇,有何不可!”叱武士
將張節亂瓜打死於殿下。奐泣淚跪告。炎起身下殿而去。奐謂賈充、裴秀曰:“事已急矣,
如之奈何?”充曰:“天數盡矣,陛下不可逆天,當照漢獻帝故事,重修受禪壇,具大禮,
禪位與晉王:上合天心,下順民情,陛下可保無虞矣。”

奐從之,遂令賈充築受禪壇。以十二月甲子日,奐親捧傳國璽,立於壇上,大會文武。
後人有詩嘆曰:“魏吞漢室晉吞曹,天運循環不可逃。張節可憐忠國死,一拳怎障泰山
高。”請晉王司馬炎登壇,授與大禮。奐下壇,具公服立於班首。炎端坐於壇上。賈充、裴
秀列於左右,執劍,令曹奐再拜伏地聽命。充曰:“自漢建安二十五年,魏受漢禪,已經四
十五年矣;今天祿永終,天命在晉。司馬氏功德彌隆,極天際地,可即皇帝正位,以紹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