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國演義》第一百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陣辱仲達


使汝主召回孔明:即是汝之功矣。”苟安允諾,徑回成都,見了宦官,布散流言,說孔明自
倚大功,早晚必將篡國。宦官聞知大驚,即入內奏帝,細言前事。後主驚訝曰:“似此如之
奈何?宦官曰:“可詔還成都,削其兵權,免生叛逆。”後主下詔,宣孔明班師回朝。蔣琬
出班奏曰:“丞相自出師以來,累建大功,何故宣回?”後主曰:“朕有機密事,必須與丞
相面議。”即遣使齎詔星夜宣孔明回。

使命逕到祁山大寨,孔明接入,受詔已畢,仰天嘆曰:“主上年幼,必有佞臣在側!吾
正欲建功,何故取回?我如不回,是欺主矣。若奉命而退,日後再難得此機會也。”姜維問
曰:“若大軍退,司馬懿乘勢掩殺,當復如何?”孔明曰:“吾今退軍,可分五路而退。今
日先退此營,假如營內一千兵,卻掘二千灶,明日掘三千灶,後日掘四千灶:每日退軍,添
灶而行。”楊儀曰:“昔孫臏擒龐滑,用添兵減灶之法而取勝;今丞相退兵,何故增灶?”
孔明曰:“司馬懿善能用兵,知吾兵退,必然追趕;心中疑吾有伏兵,定於舊營內數灶;見
每日增灶,兵又不知退與不退,則疑而不敢追。吾徐徐而退,自無損兵之患。”遂傳令退
軍。

卻說司馬懿料苟安行計停當,只待蜀兵退時,一齊掩殺。正躊躇間,忽報蜀寨空虛,人
馬皆去。懿因孔明多謀,不敢輕追,自引百餘騎前來蜀營內踏看,教軍士數灶,仍回本寨;
次日,又教軍士趕到那個營內,查點灶數。回報說:“這營內之灶,比前又增一分。”司馬
懿謂諸將曰:“吾料孔明多謀,今果添兵增灶,吾若追之,必中其計;不如且退,再作良
圖。”於是回軍不追。孔明不折一人,望成都而去。次後,川口土人來報司馬懿,說孔明退
兵之時,未見添兵,只見增灶。懿仰天長嘆曰:“孔明效虞詡之法,瞞過吾也!其謀略吾不
如之!”遂引大軍還洛陽。正是:棋逢敵手難相勝,將遇良才不敢驕。未知孔明退回成都,
竟是如何,且看下文分解。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