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滸傳》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買市 宋公明全夥受招安


到得山下,早有小頭目接著,報上寨里來。宋江聽罷,慌忙下山,迎接張太守上山,到忠義堂上,相見罷,張叔夜道:「義士恭喜!朝廷特遣殿前宿太尉, 擎丹詔,御筆親書,前來招安。'h賜金牌,表里,御酒,段疋,見在濟州城內。義士可以準備迎接詔旨。」宋江大喜,以手加額道:「宋江等再生之幸!」當時留請張太守茶飯。張叔夜道:「非是下官拒意,惟恐太尉見怪回遲。」宋江道:「略奉一杯,非敢為禮。」張叔夜堅執便行。宋江忙教托出一盤金銀相送。張太守見了,便道:「這個決不敢受!」宋江道:「些少微物,聊表寸心。若事畢之後,尚容圖報。」張叔夜道:「深感義士厚意,且留於大寨,卻來請領,亦未為晚。」太守可謂廉以律己者矣!有詩為證:
 濟州太守世無雙,愛黃金愛宋江。
 信是清廉能服眾,非關威勢可招降。
宋江便差大小軍師,吳用,朱武,並蕭讓,樂和四個,跟隨張太守下山,直往濟州來,參見宿太尉。約至後日,眾多大小頭目,離寨三十里外,伏道相迎。當時吳用等跟隨太守張叔夜連夜下山,直到濟州。次日,來館驛中,參見宿太尉,拜罷,跪在面前。宿太尉教平身起來,俱各命坐。四個謙讓,那裡敢坐。太尉問其姓氏,吳用答道:「小生吳用,在下朱武,蕭讓,樂和,奉兄長宋公明命,特來迎接恩相。兄長與弟兄,後日離寨三十里外,伏道迎接。」宿太尉大喜,便道:「加亮先生,自從華州一別之後,已經數載,誰想今日得與重會!下官知汝弟兄之心,素懷忠義,只被奸臣閉塞,讒佞專權,使汝眾人,下情不能上達。目今天子悉已知之,特命下官 到天子御筆親書丹詔,金銀牌面,紅綠錦段,御酒,表里,前來招安。汝等勿疑,盡心受領。」吳用等再拜稱謝道:「山野狂夫,有勞恩相降臨。感蒙天恩,皆出太尉之賜。眾弟兄刻骨銘心,難以補報。」張叔夜一面設宴管待。
到第三日清晨,濟州裝起香車三座,將御酒另一處龍鳳盒內 著;金銀牌面,紅綠錦段,另一處扛 ;御書丹詔,龍亭內安放。宿太尉上了馬,靠龍亭東行,太守張叔夜騎馬在後相陪;吳用等四人,乘馬跟著;大小人伴,一齊簇擁。前面馬上,打著御賜銷金黃旗,金鼓旗 隊伍開路,出了濟州,迤邐前行。未及十里,早迎著山棚。宿太尉在馬上看了,見上面結彩懸花,下面笙簫鼓樂,迫道迎接。再行不過數十里,又是結彩山棚。前面望見香菸接道,宋江,盧俊義跪在面前,背後眾頭領齊齊都跪在地下,迎接恩詔。宿太尉道:「都教上馬。」一同迎至水邊,那梁山泊千百隻戰船,一齊渡將過去,直至金沙灘上岸。三關之上,三關之下,鼓樂喧天,軍士導從,儀衛不斷,異香繚繞,直至忠義堂前下馬。香車龍亭, 放忠義堂上。中間設著三個几案,都用黃羅龍鳳桌圍著。正中設萬歲龍牌,將御書丹詔,放在中間,金銀牌面,放在左邊,紅綠錦段,放在右邊,御酒表里,亦放於前。金爐內焚著好香。宋江,盧俊義邀請宿太尉,張太守上堂設坐。左邊立著蕭讓,樂和,右邊立著裴宣,燕青。宋江,盧俊義等,都跪在堂前。裴宣喝拜。拜罷,蕭讓開讀詔文。
 制曰:朕自即位以來,用仁義以治天下,公賞罰以定乾
 戈,求賢未嘗少怠,愛民如恐不及,遐邇赤子,鹹知朕
 心。切念宋江,盧俊義等,素懷忠義,不施暴虐,歸順
 之心已久,報效之志凜然。雖犯罪惡,各有所由,察其
 衷情,深可憐憫。朕今特差殿前太尉宿元景, 捧詔書
 ,親到梁山水泊,將宋江等大小人員所犯罪惡,盡行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