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滸傳》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戰獨鹿山 盧俊義兵陷青石峪


再說宋江正廝殺間,只見黑雲四起,走石飛沙,軍士對面,都不相見。隨軍內卻有公孫勝在馬上見了,知道此是妖法,急拔寶劍在手,就馬上作用,口中念念有詞,喝聲道:「疾!」把寶劍指點之處,只見陰雲四散,狂風頓息,遼軍不戰自退。宋江驅兵殺透重圍,退到一座高山,迎著本部軍馬。且把糧車頭尾相銜,權做寨柵。計點大小頭領,於內不見了盧俊義等一十三人,並五千餘軍馬。至天明,宋江便遣呼延灼,林澹秦明,關勝,各帶軍兵,四下里去尋了一日,不知些訊息回覆。宋江便取玄女課,焚香占卜已罷,說道:「大象不妨,只是陷在幽陰之處,急切難得出來。」宋江放心不下,遂遣解珍,解寶扮作獵戶,繞山來尋,又差時遷,石勇,段景住,曹正,四下里去打聽訊息。
且說解珍,解寶披上虎皮袍,鍃爍植媯只望深山裡行。看看天色向晚,兩個行到山中,四邊只一望,不見人煙,都是亂山疊嶂。解珍,解寶又行了幾個山頭。是夜月色朦朧,遠遠地望見山畔一點燈光。弟兄兩個道:「那裡有燈光之處,必是有人家。我兩個且尋去討些飯吃。」望著燈光處,拽開腳步奔將來。未得一里多路,來到一個去處,傍著樹林坡,有作三數間草屋,屋下破壁里,閃出燈光來。解珍,解寶推開扇門,燈光之下,見是個婆婆,年紀六旬之上。弟兄兩個,放下鋼叉,納頭便拜。那婆婆道:「我只道是俺孩兒來家,不想卻是客人到此。客人休拜!你是那裡獵戶?怎生到此?」解珍道:「小人原是山東人氏,舊日是獵戶人家。因來此間做些買賣,不想正撞著軍馬熱鬧,連連廝殺,以此消折了本錢,無甚生理。弟兄兩個,只得來山中尋討些野味養口。誰想不識路徑,迷蹤失跡,來到這裡,投宅上暫宿一宵。望老奶奶收留則個!」
那婆婆道:「自古云:『誰人頂著房子走哩?』我家兩個孩兒,也是獵戶,敢如今便回來也!客人少坐,我安排些晚飯,與你兩個吃。」解珍,解寶謝道:「多感老奶奶!」那婆婆入裡面去了。弟兄兩個,卻坐在門前。不多時,只見門外兩個人,扛著一個獐子入來,口裡叫道:「娘,你在那裡?」只見那婆婆出來道:「孩兒,你們回了。且放下獐子,與這兩位客人廝見。」解珍,解寶慌忙下拜。那兩個答禮已罷,便問:「客人何處?因甚到此?」解珍,解寶便把卻才的話再說一遍。那兩個道:「俺祖居在此。俺是劉二,兄弟劉三。父是劉一,不幸死了,只有母親。專靠打獵營生,在此三二十年了。此間路徑甚雜,俺們尚有不認的去處。你兩個是山東人氏,如何到此間討得衣飯吃?你休瞞我,你二位敢不是打獵戶麽?」解珍,解寶道:「既到這裡,如何藏得?實訴與兄長。」有詩為證:
 峰巒重壘繞周遭,兵陷垓心不可逃。二解欲知貔虎路,
 故將蹤跡混漁樵。
當時解珍,解寶跪在地下說道:「小人們果是山東獵戶。弟兄兩個,喚做解珍,解寶,在梁山泊跟隨宋公明哥哥許多時落草。今來受了招安,隨著哥哥,來破遼國。前日正與賀統軍大戰,被他衝散,一支軍馬,不知陷在那裡。特差小人弟兄兩個來打探訊息。」那兩個弟兄笑道:「二位既是好漢,且請起,俺指與你路頭。你兩個且少坐,俺煮一腿獐子肉,暖杯社酒,安排請你二位。」沒一個更次,煮的肉來。劉二,劉三,管待解珍,解寶。飲酒之間,動問道:「俺們久聞你梁山泊宋公明替天行道,不損良民,直傳聞到俺遼國。」解珍,解寶便答道:「俺哥哥以忠義為主,誓不擾害善良,單殺濫官酷吏,倚強凌弱之人。」那兩個道:「俺們只聽得說,原來果然如此!」盡皆歡喜,便有相愛不捨之情。
解珍,解寶道:「我那支軍馬,有十數個頭領,三五千兵卒,正不知下落何處。我想也得好一片地來排陷他。」那兩個道:「你不知俺這北邊地理。只此間是幽州管下,有個去處,喚做青石峪,只有一條路入去,四面儘是懸崖峻壑的高山。若是填塞了那條入去的路,再也出不來。多定只是陷在那裡了。此間別無這般寬闊去處。如今你那宋先鋒屯軍之處,喚做獨鹿山。這山前平坦地面,可以廝殺;若山頂上望時,都見四邊來的軍馬。你若要救那支軍馬,捨命打開青石峪,方才可以救出。那青石峪口,必然多有軍馬,截斷這條路口。此白柏樹極多,惟有青石峪口兩株大柏樹,最大得好,形如傘蓋,四面盡皆望見。那大樹邊正是峪口。更提防一件,賀統軍會行妖法,教宋先鋒破他這一件要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