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滸傳》第一百零五回 宋公明避暑療軍兵 喬道清迴風燒賊寇


南豐 荊南 山南 雲安
安德 東川 宛州 西京
那八處所屬州縣,共八十六處。王慶又於雲安建造行宮,令施俊為留守官,鎮守雲安軍。
初時,王慶令劉敏等侵奪宛州時,那宛州鄰近東京,蔡京等瞞不過天子,奏過道君皇帝,愁蔡攸,童貫征討王慶,來救宛州。蔡攸,童貫,兵無節制,暴虐士卒,軍心離散,因此,被劉敏等殺得大敗虧輸,所以陷了宛州,東京震恐。蔡攸,童貫懼罪,只瞞著天子一個。賊將劉敏,魯成等,勝了蔡攸,童貫,遂將魯州,襄州圍困。卻得宋江等平定河北班師,復奉詔征討淮西。真是席不暇暖,馬不停蹄!統領大兵二十餘萬,向南進發。渡黃河,省院又行文來催促陳安撫,宋江等兵馬,星馳來救魯州,襄州。宋江等冒著暑熱,汗馬馳驅,繇粟縣,汜水一路行來,所過秋毫無犯。大兵已到陽翟州界;賊人聞宋江兵到來,魯州,襄州二處,都解圍去了。
那時張清,瓊英,葉清看剮了田虎,受了皇恩,奉詔協助宋江征討王慶。張清等離了東京,已到穎昌州半月余了。聞宋先鋒兵到,三人到軍前迎接。參見畢,備述蒙恩褒封之事。宋江以下,稱讚不已。宋江命張清等在軍中聽用。
宋江請陳安撫,侯參謀,羅武諭等駐紮陽翟城中,自己大軍,不便入城。宋江傳令,教大軍都屯紮於方城山樹林深密陰蔭處,以避暑熱。又因軍士跋涉千里,中暑疲睏者甚多,教安道全置辦藥料,醫療軍士;再教軍士搭蓋涼廡,安頓馬匹,令皇甫端調治,刻剮鬣毛。吳用道:“大兵屯於叢林,恐敵人用火。”宋江道:“正要他用火。”宋江卻教軍士再去於本山高崗涼蔭樹下用竹篷茅草,蓋一小小山棚。當有河北降將喬道清會意,來稟宋江道:“喬某感先鋒厚恩,今日願略效微勞。”宋江大喜,密授計於喬道清,往山棚中去了。宋江挑選軍士強健者三萬人:令張清,瓊英管領一萬兵馬,往東山麓埋伏;令孫安,卞祥也管領一萬人馬,往西山麓埋伏;只聽我中軍轟天炮響,一齊殺出。將糧草都堆積于山南平麓,教李應,柴進領五千軍士看守。
分撥甫定,忽見公孫勝說道:“兄長籌畫甚妙!但如此溽暑,軍士往來疲病,倘賊人以精銳突至,我兵雖十倍於眾,必不能取勝。待貧道略施小術,先除了眾人煩燥,軍馬涼爽,自然強健。”說罷,便仗劍作法,腳踏魁罡三字,左手雷印,右手劍訣,凝神觀想,向巽方取了生氣一口,念咒一遍。須臾,涼風颯颯,陰雲冉冉,從本山嶺岫中噴薄出來,瀰漫了方城山一座,二十餘萬人馬,都在涼風爽氣之中。除此山外,依舊是銷金鑠鐵般烈日,蜩蟬亂鳴,鳥雀藏匿。宋江以下眾人,十分歡喜,稱謝公孫勝神功道德。如是六七日,又得安道全療人,皇甫端調馬,軍兵馬匹,漸漸強健,不在話下。
且說宛州守將劉敏,乃賊中頗有謀略者,賊人稱為“劉智伯”。他探知宋江兵馬,屯紮山林叢密處避暑。他道:“宋江這夥終是水泊草寇,不知兵法,所以不能成大事。待俺略施小計,管教那二十萬軍馬,焦爛一半!”隨即傳令,挑選輕捷軍士五千人,各備火箭,火炮,火炬;再備戰車二千輛,裝載蘆葦乾柴,及硫磺焰硝引火之物;每車一輛,令四人推送。此時是七月中旬新秋天氣,劉敏引了魯成,鄭捷,寇猛,顧岑四員副將,及鐵騎一萬,人披軟戰,馬摘鑾鈴,在後接應。劉敏留下偏將韓蘩,班澤等,鎮守城池。劉敏等眾,薄暮離城,恰遇南風大作。
劉敏大喜道:“宋江等這夥人合敗!”賊兵行至三更時分,到方城山南二里外,忽然霧氣瀰漫山谷。劉敏道:“天助俺成功!”教軍士在後擂鼓吶喊助威;令五千軍士,只向山林深密處,只顧將火箭,火炮,火炬射打焚燒上去;教寇猛,畢勝,催趲推車軍士,將火車點著,向山麓下屯糧處燒來。眾人正奮勇上前,忽的都叫道:“苦也!苦也!”卻有恁般奇事!南風正猛,一霎時,卻怎么就轉過北風!又聽得山上霹靂般一聲響亮,被喬道清使了迴風返火的法,那些火箭,火炬,都向南邊賊陣里飛將來,卻似千萬條金蛇火龍,烈焰騰騰的向賊兵飛撲將來。賊兵躲避不迭,都燒得焦頭爛額。當下宋軍中有口號四句,單笑那劉敏,道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