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滸傳》第一百一十一回 張順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潤州城

  第一百一十一回張順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潤州城
話說這九千三百里揚子大江,遠接三江,卻是漢陽江,潯陽江,揚子江。從泗川直至大海,中間通著多少去處,以此呼為萬里長江。地分吳楚,江心內有兩座山:一座喚做金山,一座喚做焦山。金山上有一座寺,繞山起蓋,謂之寺里山;焦山上一座寺,藏在山回里,不見形勢,謂之山里寺。這兩座山,生在江中,正占著楚尾吳頭,一邊是淮東揚州,一邊是浙西潤州,今時鎮江是也。
且說潤州城郭,卻是方臘手下東廳樞密使呂師囊守把江岸。此人原是歙州富戶,因獻錢糧與方臘,官封為東廳樞密使。幼年曾讀兵書戰策,慣使一條丈八蛇矛,武藝出眾。部下管領著十二個統制官,名號“江南十二神”,協同守把潤州江岸。那十二神:
“擎天神”福州沈 剛“游弈神”歙州潘文得
“遁甲神”睦州應 明“六丁神”明州徐 統
“霹靂神”越州張近 仁“巨靈神”杭州沈 澤
“太白神”湖州趙 毅“太歲神”宣州高可立
“弔客神”常州范 疇“黃 神”潤州卓萬里
“豹尾神”江州和 潼“喪鬥神”蘇州沈 林
話說樞密使呂師囊,統領著五萬南兵,據住江岸。甘露亭下,擺列著戰船三千餘只,江北岸卻是瓜洲渡口,搖蕩蕩地無甚險阻。
此時先鋒使宋江兵馬戰船,水陸並進,已到淮安了,約至揚州取齊。當日宋先鋒在帳中,與軍師吳用等商議:“此去大江不遠,江南岸便是賊兵守把,誰人與我先去探路一遭,打聽隔江訊息,可以進兵?”帳下轉過四員戰將,皆雲願往。那四個:一個是“小鏇風”柴進;一個是“浪裏白跳”張順;一個是“拚命三郎”石秀;一個是“活閻羅”阮小七。宋江道:“你四人分作兩路:張順和柴進,阮小七和石秀,可直到金焦二山上宿歇,打聽潤州賊巢虛實,前來揚州回話。”四人辭了宋江,各帶了兩個伴當,扮做客人,取路先投揚州來。此時一路百姓,聽得大軍來征方臘,都挈家搬在村里躲避了。四個人在揚州城裡分別,各辦了些乾糧,石秀自和阮小七帶了兩個伴當,投焦山去了。
卻說柴進和張順也帶了兩個伴當,將乾糧捎在身邊,各帶把鋒快尖刀,提了朴刀,四個奔瓜洲來。此時正是初春天氣,日暖花香,到得揚子江邊,邾高一望,淘淘雪浪,滾滾煙波,是好江景也!有詩為證:
萬里煙波萬里天,紅霞遙映海東邊。
打魚舟子渾無事,醉擁青 自在眠。
這柴進二人,望見北固山下,一帶都是青白二色旌旗,岸邊一字兒擺著許多船隻,江北岸上,一根木頭也無。柴進道:“瓜洲路上,雖有屋宇,並無人住,江上又無渡船,怎生得知隔江訊息?”張順道:“須得一間屋兒歇下,看兄弟赴水過去對江金山腳下,打聽虛實。”柴進道:“也說得是。”當下四個人奔到江邊,見一帶數間草房,盡皆關閉,推門不開。張順轉過側首,掇開一堵壁子,鑽將任入去,見個白頭婆婆,從駁邊走起來。張順道:“婆婆,你家為甚不開門?”那婆婆答道:“實不瞞客人說,如今聽得朝廷起大軍來,與方臘殺。我這裡正是風門水口。有些人家,都搬了別處去躲,只留下老身在這裡看屋。”
張順道:“你家男子漢那裡去了?”婆婆道:“村里去望老小去了。”張順道:“我有四個人,要渡江過去,那裡有船覓一隻?”婆婆道:“船卻那裡去討?近日呂樞密聽得大軍來和他殺,都把船隻拘管過潤州去了。”張順道:“我四人自有糧食,只借你家宿歇兩日,與你些銀子作房錢,豈不攪擾你。”婆婆道:“歇卻不妨,只是沒床蓆。”張順道:“我們自有措置。”婆婆道:“客人,只怕早晚有大軍來!”張順道:“我們自有迴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