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滸傳》第六十八回 東平府誤陷九紋龍 宋公明義釋雙槍將


史進再要問時,顧大嫂被小節級打出牢門。史進只聽得『月盡夜』三個字。原來那個三月卻是大盡。到二十九,史進在牢中,見兩個節級說話,問道:『今朝是幾時?』那個小節級卻錯記了,回說道:『今日是月盡,夜晚些買帖孤魂紙來燒。』史進得了這話,巴不得晚。一個小節級吃得半醉,帶史進到水火坑邊,史進哄小節級道:『背後的是誰?』賺得他回頭,掙脫了枷,只一枷梢,把那小節級面上正著一下,打倒在地。就拾磚頭敲開木,睜著鶻眼,搶到亭心裡;幾個公人都酒醉了被史進迎頭打著,死的死了,走的走了。拔開牢門,只等外面救應。又把牢中應有罪人盡數放了,總有五六十人,就在牢內發起喊來。
有人報知太守。程萬里驚得面如土色,連忙便請兵馬都監商議。董平道:『城中必有細作,且差多人圍困了這賊!我卻乘此機會,領軍出城,去捉宋江;相公便緊守城池,搓數十公人圍定牢門,休教走了!』董平上馬,點軍去了。程太守便點起一應節級、虞候、押番,各執槍棒,去太牢前吶喊。史進在牢里不敢輕去。外廂的人又不敢進去。顧大嫂只叫得苦。
卻說都監董平,點起兵馬,四更上馬,殺奔宋江寨來。伏路小軍報知宋江。宋江道:『此必是顧大嫂在城中又吃虧了。他既殺來,準備迎敵。』號令一下,諸軍都起。當時天色方明,卻好接著董平軍馬。兩下擺開陣勢。董平出馬。--原來董平心靈機巧,三教九流,無所不通;品竹調弦,無有不會;山東、河北皆號他為『風流雙槍將』。
宋江在陣前看了董平這表人品,一見便喜。又見他箭壺中插一面小旗,上寫一聯道:『英雄雙槍將,風流萬戶侯。』宋江遣韓滔出馬迎敵。韓滔手執鐵槊,直取董平。董平那對鐵槍,神出鬼沒,人不可當。宋江再叫金槍手徐寧仗鐮槍前去替回韓滔。徐寧飛馬便出,接住董平廝殺。兩個在戰場上戰到五十餘合,不分勝敗。交戰良久,宋江恐怕徐寧有失,便教鳴金收軍。徐寧勒馬回來,董平手舉雙槍,直追殺入陣來。宋江乘勢鞭梢一展,四下軍兵一齊圍住。
宋江勒馬上高阜處看望,只見董平圍在陣內。他若投東,宋江便把號旗望東指,軍馬向東來圍他;他若投西,號旗便望西指,軍馬便向西來圍他。董平在陣中橫衝直撞,兩枝槍,直殺到申牌巳後,沖開條路,殺出去了。宋江不趕。董平因見交戰不勝,當晚收軍回城去了。宋江連夜起兵,直抵城下,團團調兵圍住。顧大嫂在城中未敢放火,史進又不敢出來。兩下拒住。
原來程太守有個女兒,十分顏色,董平無妻。累累使人去求為親,程萬里不允。因此,日常間有些言和意不和。董平當晚領軍入城;其日,使個就裡的人,乘勢來問這頭親事。程太守回說:『我是文官,他是武官,相贅為婿,正當其理。只是如今賊寇臨城,事在危急,若還便許,被人恥笑。待得退了賊兵,保護城池無事,那時議親,亦未為晚。』那人把這話回復董平。董平雖是口裡應道:『說得是』,只是心中躊躇,不十分歡喜,恐怕他日後不肯。
這裡宋江連夜攻打得緊,太守催請出戰。董平大怒,披掛上馬,帶領三軍,出城交戰。宋江親在陣前門旗下,喝道:『量你這個寡將,怎當我手下雄兵十萬,猛將千員;汝但早來就降,可以免汝一死!』董平大怒,回道:『文面小吏,該死狂徒,怎敢亂言!』說罷,手舉雙槍,直奔宋江。左有林沖,右有花榮,兩將齊出,各使軍器來戰董平。約數合,兩將便走。宋江軍馬佯敗,四散而奔。
董平要逞驍勇,拍馬趕來。宋江等卻好退到壽春縣界。宋江前面走,董平後面追。離城有十數里,前至一個村鎮,兩邊都是草屋,中間一條驛路。董平不知是計,只顧縱馬趕來。宋江因見董平了得,隔夜已使王矮虎、一丈青、張青、孫二娘四個帶一百餘人,先在草屋兩邊埋伏,卻拴數條絆馬索在路上,又用薄土遮蓋,只等來時鳴鑼為號,絆馬索齊起,準備捉這董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