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說岳全傳》第七十四回 赦罪封功御祭岳王墳 勘奸定罪正法棲霞嶺


一著戎衣破逆腥,漫陳餚醴吊亡靈。君臣義重敦三節,父子
恩深殉九京。
累累白骨埋嶺畔,隱隱封丘繞江濱。人生自古誰無死?留得
丹心照汗青。
李文升祭奠畢。孝宗傳旨封岳飛為鄂國公,岳云為忠烈侯,銀瓶小姐為孝和夫人,張憲為成義將軍,施全為眾安橋土地,王橫為平江驛土地,張保為義勇尉,湯懷為忠義將軍,楊再興為忠勇將軍,董先等五人俱封為革忠尉。其餘陣亡諸將,俱各追封,建立祠廟,春秋祭祖。又命周三畏協同牛皋,勘問秦熹、万俟卨、羅汝楫、張俊等,並各家家屬,依律定罪。岳夫人率領眾人謝恩。天子排駕回宮,眾臣進駕已畢,然後各又上祭。
正在熱鬧之際,只見兩個人身穿孝服,走到墳前祭奠,放聲大哭。祭畢起來,脫了孝衣。眾公子因在回禮,卻不認得。岳雷上前:“請問二位尊姓大名?”二人道:“小生王能,此位李直,嚮慕岳爺忠義。被奸臣假傳聖旨,召進京來,小生二人雖曾料理監中諸事,但奸臣決意要謀害岳爺,小生亦無法可救。只得買囑獄官牢子,將各位屍首從牆上吊出,收斂入棺,藏於螺螄殼內。自從那年帶孝至今,天開眼現報,故到此間來除眼。”說罷,轉身就走。公子忙叫家將:“請他兩位轉來!”家將忙走出墳門來,已不知往那裡走了。岳夫人與眾公子無不感激讚嘆。次日,著人尋訪,說是二人向時俱住在箭橋邊,數年前,將回房產業盡行變賣,東一日,西一日,並無定處。家人尋了數日,並無下落。直至後來岳雷掃北回來之後,有人傳說二人在雲棲出家。岳雷親往拜謝向日之情,贈以黃金布帛,二人亦不肯受,就布施在常住公用。二人活到九十多歲,得道坐化。此是後事不提。
再說那日牛皋來到大理寺衙門,周三畏接到大堂上。中間供著聖旨,二人左右坐定。監中去提出張俊、秦熹等一干人犯,來到階前,唱名跪下。周三畏先叫秦熹上去問道:“你父親身為一品,你又僭入翰苑,受了朝廷厚祿,不思報國也罷,反去私通兀朮,假傳聖旨,謀害忠良,欺君誤國,有何理說?”秦熹嚇得不敢則聲。牛皋道:“不必問他,先打四十嘴巴,然後定罪。”左右“呀”的一聲,將秦熹打了四十巴掌。可憐小時受用到今,何曾受此刑法!打得臉如屁股一般。周三畏又問張俊:“你的罪名,也講不得這許多。只問你身為大將,但知依附權奸,殺害忠良,當得何罪?”張俊嘿嘿無言,低著頭只不則聲。牛皋道:“問他怎的!也打四十嘴巴,然後定罪。”左右將張俊也重重的打了四十。周三畏又問万俟卨:“你怎么說?”万俟卨道:“犯官不過是聽秦太師差遣,非關犯官之事。”周三畏又問羅汝楫:“你身為法司大臣,怎么屈害岳家父子?”羅汝楫道:“都是秦檜吩咐了万俟卨所為,犯官如何敢違拗?實是他二人專主,與犯官無涉。”牛皋大喝一聲:“放你娘的屁!這樣狗官,問他做什麼!”叫左右:“拿下去,先打他四十大板,然後定罪。”左右答應一聲,鷹拿燕雀的一般,將二人拖翻,每人四十,打得鮮血淋漓,死而復醒。周三畏便提筆判擬:“秦檜夫妻,私通兀朮,賣國欺君,殘害忠良,法應斬棺戮屍。其子秦熹,營謀編修,妄修國史,顛倒是非。張俊身為大將,不思報效,專權亂政,誤國害民。万俟卨、羅汝楫,依附權奸,夤緣大位,殘害忠良,貪婪誤國。並擬立決不枉。其各奸妻孥家屬,並發嶺南充軍。”周三畏造成罪案,命將各犯收監,候旨施行。
當時將所定之罪,次早入朝奏同。孝宗準奏,即傳旨命牛皋監斬,將各犯押往棲霞嶺下岳王墳前處決。又頒賜岳夫人生鐵五百斤,鑄成秦檜、王氏、張俊、万俟卨四人形象,跪在墳前,以快眾百姓公憤。聖旨一下,那些臨安百姓人人踴躍,個個歡呼。那日岳夫人備了祭禮,同眾公子到墳上等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