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說岳全傳》第四十九回 楊欽暗獻地理圖 世忠計破藏金窟


岳爺同張保回城,安歇了一夜。到次日下午岳爺暗暗的命張憲。楊再興、岳雲、王貴田將,各帶三千人馬,在於湖邊四處埋伏。但看流星為號,即殺出救應。若安然無事,聽炮聲回營。四將領令,各自埋伏去了。到了臨晚,元帥喚過張保來吩咐道:“你可獨自前去,見機而行。倘有意外之變,可將流星放起,自有救應。”張保道:“不妨!小人走得快,若是不答對,我自跑了回來就是。”岳爺道:“須要小心!”張保辭了岳爺,出城來到林中,等了一會,果然見一隻小船攏岸。楊欽走上岸來,張保走出林子外叫一聲:“楊將軍來了么?”楊欽道:“元帥在那裡?”張保道:“元帥偶染小恙,故命我到此等候。”楊欽道:“既然如此,我有一物,相煩面呈元帥。切不可被一人知覺!”就在身邊取出一個小小冊子,封固甚密,遞與張保,再四叮嚀,辭別下船。張保收了冊子,拔步回城,進帥府來。岳爺正在帳中,坐在燈下觀書等信。忽見張保回營來見,將楊欽之言稟明,把冊子呈上。岳爺拆開細看,心中暗喜,隨命張保出營施放號炮,令埋伏四將回營。
到了次日,岳爺帶了冊子出城,到水寨來見韓世忠,行禮坐定。岳爺請韓元帥屏去左右,好商量機密事情。韓元帥道:“為將者,全在上下同心。我手下將士如自己一般,有話不妨竟說。”岳爺即將冊子送過道:“有一功勞,特送與元帥。”韓元帥接來一看,原來是一幅地理圖,分注得明明白白,大喜道:“承讓此功,何以為謝?”岳爺道:“都是為朝廷出力,何出此言?”韓元帥道:“還懇元帥麾下撥幾位統制幫助幫助。”岳爺道:“少停便送來。”辭別起身,一竟迴轉帥府,即點湯懷、王貴、牛皋、趙雲、周青、梁興、張顯、吉青人員統制,去助韓元帥。又吩咐道:“諸位將軍,到了韓元帥那裡,須要小心!若犯了軍令,無人解救。”眾將答應一聲,齊上馬出城,來見韓元帥,參見已畢。韓爺大喜,遂命大公子韓尚德,同著曹成、曹亮等看守水寨。自己同二公子韓彥直,率領八員統制,帶領精兵五千,直到蛇盤山。離山十餘里,安下營盤。早有嘍羅報上蛇盤山去。
看官不知,這蛇盤山在千萬山深處,一路都是亂山高嶺,深篁密箐,路徑叢雜,極難識認。山中有一洞,名為藏金窟,乃是楊麼的巢穴。楊麼的父親楊梟,同著第三子楊賓,五子楊會,偽設護山丞相鄔天美,鎮國元帥燕必顯,輔國元帥燕必達,左衛將軍管師彥,右衛將軍沉鐵肩,還有護山太保二十名,護山勇士二千名,聚集嘍羅萬餘保守。出入不常,人跡罕到。所以前者官兵來剿,往往失利。不意楊欽將路徑細細畫成此冊,獻與岳爺,因此韓元帥得近山下紮營。
當時楊梟聞報,吃驚道:“宋兵怎能到得此間?必然我兒身邊有了奸細了!”楊賓、楊會一齊上前稟道:“父王且先捉了來將,再查察奸臣便了。”楊梟便問:“誰人下山去,打聽宋兵虛實?”當有元帥燕必顯上前領令願往。楊梟即命楊賓同去擒捉未將。二人得令,一同上馬,帶領嘍羅下山,直到宋營討戰。
小校報進營中,韓元帥即命二公子出營迎敵。二公子應聲:“得令!”上馬領兵出營,來到陣前,大喝道:“賊將何名?天兵到此,還不下馬受縛?”燕必顯道:“我乃楊大王駕前鎮國大元帥燕必顯是也。你是何人,擅敢到此尋死?”韓彥直道:“我乃韓元帥二公子韓彥直便是。汝等逆天謀叛,特來擒你!”燕必顯大怒,提起八十二斤合扇刀,望韓彥直當頭砍來。韓彥直舞動那桿虎頭槍架住。一場好殺:
燕必顯虎頭豹眼,韓彥直齒白唇紅。虎頭槍欺霜傲雪,合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