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說岳全傳》第三十六回 何元慶兩番被獲 金兀朮五路進兵


詩曰:
刀鋒耀眼劍光芒,搖漾旗幡蔽天荒。馬蹄踏碎中原地,穩取金
陵似探囊。
這時節宗留守守住金陵,屢次上表,請康王回駐汴京,號令四方,志圖恢復,無奈康王不從。此時打探得兀朮五路進兵,岳飛又羈留湖廣,急得舊病發作,口吐鮮血斗余,大叫“過河殺賊”而死。後人有詩曰:
丹心貫日竭忠誠,志圖恢復待中興。出師未捷身先死,長使英
雄淚滿襟。
又詩曰:
禍結兵連通帝都,中原人旅幾招呼?南朝誰唱公無渡,魂繞黃
流血淚枯!
卻說兀朮兵至長江,早有眾元帥、平章等四下拘覓船隻,伺候渡江。那長江總兵姓杜名充,他見兀朮來得勢大,心下暗想:“宗留守已死,岳元帥又在湖廣,在朝一班佞臣那裡敵得兀朮大兵?那兀朮有令,宋臣如有歸降者,俱封王位。我不如獻了長江,以圖富貴。”主意已定,就吩咐三軍豎起降旗,駕了小舟來見兀朮,口稱:“長江總兵杜充特獻長江,迎接狼主過江。”兀朮大喜,就封為長江王之職。杜充謝恩道:“臣子杜充官居金陵總兵,現守鳳台門,待臣去叫開城門,請狼主進城便了。”兀朮道:“爾子若肯歸順,亦封王位。”就命杜充為嚮導,大兵往鳳台門而來。
再說康王正在宮中與張美人飲宴,只見眾大臣亂紛紛趕進宮來,叫道:“主公不好了!今有杜充獻了長江,引番兵直至鳳台門,他兒子杜充開門迎賊,番兵已進都城!主公還不快走!”康王大驚失色,也顧不得別人,遂同了李綱、王淵、趙鼎、沙丙、田思忠、都寬,君臣共是七人,逃出通濟門,一路而去。
那兀朮進了鳳台門,並無一人迎敵,直至南門,走上金階。進殿來,只見一個美貌婦人跪著道:“狼主若早來一個時辰,就拿住康王了。如今他君臣七人逃出城去了。”兀朮道:“你是何人?”美人道:“臣妾乃張邦昌之女、康王之妃。”兀朮大喝一聲道:“夫婦乃五倫之首,你這寡廉鮮恥、全無一點恩義之人,還留你何用!”走上前一斧,將荷香砍做兩半爿。遂傳令命番官把守金陵,自家統眾追捉康王。遂令杜充在前邊引路,沿城追趕。所到之處,人只道杜充是保駕的,自然指引去路,遂引著兀朮緊緊追趕上來。
這裡康王君臣七人,急急如喪家之狗,忙忙似漏網之魚,行了一晝夜,才得到句容。李綱道:“聖上快將龍袍脫去,換了常服方可。不然,恐兀朮跟蹤追來!”康王無奈,只得依言,不敢住腳,望著平江府秀水縣,一路逃至海鹽。海鹽縣主路金,聞得聖駕避難到此,連忙出城迎接,接到公堂坐定。王淵道:“如今聖駕要往臨安,未知還有多少路?”路金道:“道路雖離此不遠,但有番兵,皆在錢塘對面下營。節度皆棄兵而逃。聖上若到臨安,恐無人保駕,不如且在此待勤王兵到。”王淵道:“你這點小地方,怎生住得?”路金道:“地方雖小,尚有兵幾百。此地有一隱居傑士,只要聖上召他前來,足可保守。”高宗叫聲:“卿家,此地有什麼英雄在此隱居?”路金道:“乃是昔日梁山泊上好漢,複姓呼延名灼。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,主公召來,足可保駕。”王淵道:“呼延灼當日原為五虎將,乃是英雄。只恐今已年老,不知本事如何?”高宗道:“就煩卿家去請來。”知縣領旨而去。
一面縣中送出酒筵,君臣飲酒。王淵道:“依臣愚見,還是走的為妙。倘到得湖廣會見岳飛,方保無事。”高宗道:“列位卿家!朕連日奔走辛苦,且等呼延灼到時,再作商議。”正說間,路金來奏:“呼延灼已召到候旨。”高宗命:“宣進來。”那呼延灼到縣堂來見駕,高宗道:“老卿家,可曾用飯否?”呼延灼道:“接旨即來,尚未吃飯。”高宗就命路金準備酒飯,呼延灼就當駕前飽餐一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