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宋史》卷一百六十五 志第一百一十八



靖康元年,諫議大夫馮澥言:"朝廷罷元祐學術之禁,不專王氏之學,《六經》之旨,其說是者取之,今學校或主一偏之說,執一偏之見,願詔有司考校,敢私好惡去取,重行黜責。"又詔太學博士替成資闕。

建炎三年,詔國子監並歸禮部。未幾,詔復養生徒,置博士。紹興十二年,置祭酒、司業各一人。十三年,太學成,增置博士、正、錄。參用元祐、紹聖監學法,修立監學新法。詔國子博士、正、錄通治諸齊。學官闕,從本監選舉。其後,監學博士、正、錄增減不齊,兼攝並置不一。至隆興以後,正、錄不兼權,祭酒、司業並置,復書庫官;又定國子博士一員,太學博士三員,正、錄共四員,學官之制始定。淳熙四年,置監門官一員,兼管石經閣,以不厘務使臣充,以後相承不改。

【武學】慶曆三年,詔置武學於武成王廟,以阮逸為教授。八月,罷武學,以議者言"古名將如諸葛亮、羊祜、杜預等,豈專學系、吳"故也。熙寧五年,樞密院言:"古者出師受成於學,文武弛張,其道一也,乞復置武學。"詔於武成王廟置學。元豐官制行,改教授為博士,紹興十六年,詔修建武學,武博、武諭以兵書、弓馬、武藝誘誨學者。紹興二十六年,詔武學博士、學諭各置一員,內博士於文臣有出身或武舉出身曾預高選棄,其學諭差武學人,後又除文臣之有出身者。

【宗學】元豐六年,宗室令鑠乞建宗學,詔從之,既而中輟,建中靖國元年復置。崇寧初,立月書、季考法。南渡初,建學。嘉定更新置四齊,後再增三齊。宗學博士,舊諸王宮大、國小教授也。至道元年,太宗將為皇侄等置師傅,執政謂環衛之官非新王比,當有降,乃以教授為名。鹹平初,遂命諸王府官分兼南、北宅教授。南宮者,太祖、太宗諸王之子孫處之,所謂睦親宅也。崇寧五年,又改稱某王宮宗子博士,位國子博士之上。靖康之亂,宗學遂廢。紹興四年,始復置諸王宮大國小教授二員,隆興省其一。喜定九年十二月,始復置宗學,改教授為博士,又置宗學諭一員,並隸宗正寺,在太常博士之下,諭在國子正之上,奉給、賞典依國子博士及正例,於是宗室疏遠者皆得就學。鏇有旨復存諸王宮大國小授一員。

【書庫官】淳化五年,判國子監李志言:"國子監舊有印書錢物所,名為近俗,乞改為國子監書庫官。"始置書庫監官,以京朝官充。掌印經史群書,以備朝廷宣索賜予之用,及出鬻而收其直以上於官。元豐三年省。中興後,並國子監入禮部。紹興十三年,復置一員;三十一年,罷。隆興初,詔主簿兼書庫。乾道七年,復置一員。

【少府監】舊制,判監事一人。以朝官充。凡進御器玩、后妃服飾、雕文錯彩工巧之事,分隸文思院、後苑造作所,本監但掌造門戟、神衣、旌節,郊廟諸壇祭玉、法物,鑄牌印諸記,百官拜表案、褥之事。凡祭祀,則供祭器、爵、瓚、照燭。

元豐官制行,始置監、少監、丞、主簿各一人。監掌百工伎巧之政令,少監為之貳,丞參領之。凡乘輿服御、寶冊、符印、旌節、度量權衡之制,與夫祭祀、朝會展采備物,皆率其屬以供焉。庀其工徒,察其程課、作止勞逸及寒暑早晚之節,視將作匠法,物勒工名,以法式察其良窳。凡金玉、犀象、羽毛、齒革、膠漆、材竹,辨其名物而考其制度,事當損益,則審其可否,議定以聞。少府所掌,舊有主名,其工作之事,則監自親之。

熙寧中,已厘歸有司,官制行,皆復舊。元豐元年,工部言:"文思院上下界諸作工料條格,該說不盡,功限例各寬剩,乞委官檢照前後料例功限,編為定式。"從之。又詔:"文思監官除內侍外,令工部、少府監同議選差。"崇寧三年,詔:"文思院兩界監官,立定文臣一員、武臣二員。並朝廷選差,其內侍幹當官並罷。"

分案四,置吏八。所隸官屬五:文思院,掌造金銀、犀玉工巧之物,金采、繪素裝鈿之飾,以供輿輦、冊寶、法物凡器服之用。綾錦院,掌織紝錦繡,以供乘輿凡服飾之用。染院,掌染絲枲幣帛。裁造院,掌裁製服飾。文繡院,掌纂繡,以供乘輿服御及賓客祭祀之用,(崇寧三年置,招繡工三百人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