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宋史》卷一百一十三 志第六十六



是歲,東封泰山,所過州府,上御子城門樓,設山車、彩船載樂,從臣侍坐,本州父老、進奉使、蕃客悉預。兗州駐蹕,仍賜群臣會於延壽寺。所在改賜門名,兗州曰"迴鑾覃慶",鄆州曰"升中延福",濮州曰"告成延慶"。澶州以行宮迫隘,當衢結彩為殿,名曰"延禧"。幸汾陰、亳州,皆如東封路。河中府門名曰"詔畢宣恩",陝州曰"霈澤惠民",鄭州曰"迴鑾慶賜"。西京將議改五鳳樓名,上曰:"此太祖所建,因瑞應,不可更也。"華陰就行宮宴父老,賜驛亭名曰"宣澤"。至鄭州,以太宗忌日甫過,罷會,賜與如例。亳州曰"奉元均慶",南京曰"重熙頒慶"。

天禧五年,以畿縣追集、老人疲勞之故,止召兩赤縣、坊縣父老預會,其不預名亦聽,給以賜物。天下賜酺,各令州、府會官屬父老,邊州或遣中使就賜。又詔開封府:"賜酺日,罪人酗酒而不傷人者,鹹釋之。再犯,論如法。"後賜酺皆準此。宋之繁庶,於斯為盛,後遂為定製雲。

《宋史》 元·脫脫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