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宋史》卷一百八十九 志第一百四十二



建炎而後,兵制靡定,逮乾道中,四川廂軍二萬九百七十二人,禁軍二萬七千九百九十二人。厥後廢置損益,隨時不同,摭其可考者以附見焉。

其將校則有馬步軍都指揮使,有副都指揮使、都虞候。馬軍有都指揮使、副都指揮使、都虞候,步軍亦如之。馬步軍諸指揮有指揮使、副指揮使。每都有軍使、副兵馬使、都頭、副都頭、十將、將虞候、承局、押官。

凡諸州騎兵、步兵、禁廂兵之類,敘列如左。其不同者,分為建隆以來及熙寧以後之制雲。

建隆以來之制

馬軍

騎射(京東路:南京、青、兗、鄆、曹、徐、齊、濰、淮陽。京西路:西京、河陽、陳、許、鄭、潁、滑。河北路:北京、真定、滄、澶、相、恩、冀。陝西路:永興、鳳翔、河中、陝、華、秦、涇、鄜。荊湖路:江陵、潭、鄂、岳、復、安、澧、鼎、永、道、郴、邵、桂陽。內青、淮陽系教閱。)

威邊(京東路:南京、青、鄆、密、徐、曹、齊、濮、濟、淄、登、萊、沂、單。內登系教閱。京西路:西京、河陽、鄭、蔡、襄、鄧、滑、潁、汝、郢、均、商、惰、唐、信陽、光化。河北路:瀛、相、邢、祁、濱、霸、磁、衛、趙、莫、洺、乾寧、廣信、通利。河東路:澤、遼。陝西路:永興、鳳翔、河中、陝、同、華、耀、乾、解、虢。淮南路:亳、廬、宿。荊湖路:安。)

昭武(南京、河中。)

肅戎(曹。)

單勇(單。)

安武(鄆、齊。)

必敵(鄆、陝、邠。)

決勝(濟。)

飛勇(棣。)

靜山(兗、宜。)

勇敢(沂、密。)

定邊(蔡、徐、涇。)

馬斗(永興、宿。)

安東(登、萊。)

突陣(延、定、乾、懷。)

廳直(濟、滄、莫、保、雄、霸、定、華。)

保勝(鄜、光、嵐。)

歸恩(鳳翔。)

定戎(涇。)

安塞(環、慶。)

游奕(許。)

衙隊(曹、陳、德、永靜、永、隴、儀、峽。)

武勝(濠、泗。)

保忠(滑。)

輕騎(邢。)

順節(真定。)

敢勝(深。)

飛塞(環。)

保節(陝西路州軍。)

本城馬軍(廣。)

必勝(慶。)

定塞(河北路州軍。)

勁勇(真定北砦,系教閱。)

下蕃落(環外砦,系教閱。)

武清(晉。自此至招收,凡十一軍,《兩朝志》無。)

飛騎(麟。)

振邊(儀、環。)

威遠(府。)

本城廳子(定。)

克戎(並。)

清邊(陝西。)

忠烈(河北鄉兵,名神銳,後改是軍。舊制,老病者聽召人承補歸農,承補者逃亡,復取歸農者充役。大中祥符四年,詔罷之。)

無敵(保、安肅、廣信軍、北平砦。)

忠銳(廣濟。)

招收(河北、河東。舊又有定州揀中廳子、易州靜塞、并州鹹聖,後並廢。)

飛將(北京、亳。自此至揀中騎射凡三軍,《三朝志》無。)

保靜(恩。)

揀中騎射(淮南路:揚、廬、壽、宿、泗、真、蘄、黃、濠、光、海、和、通、舒、滁、漣水、高郵、無為。江南路:宣、撫、江、吉、筠、袁、歙、太平、池、饒、信、廣德、南康、南安、建昌、臨江、興國。)

步軍

武和(開封。)

武肅(開封。)

忠靜(開封。)

威勇(定、真定、冀、滄、雄、博、深、乾寧。內青、鄆、淄、密、濟、沂、淮陽系教閱。)

左衙(南京、鄆、晉、耀、陝、通、安。)

平難(亳、濠。)

奉化(京西路:鄭、許、陳、蔡、滑。河北路:懷。陝西路:鳳翔。淮南路:揚、亳、廬、壽、宿、濠、和、通、泰、楚、舒、真、泗、滁、無為、漣水、高郵。)

衙隊(曹、峽。)

開武(曹。)

保寧(濟、衛。)

開遠(揚、楚、泗、齊、利、劍。)

安平(齊。)

靜邊(棣。)

六奇(楚。)

開山(西京、秦。)

武勇(濰、泰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