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宋史》卷一百八十八 志第一百四十一



驍銳(四。莫三,冀一。熙寧五年,莫州三並為二,冀州第三虛其闕,以存者補捷。六年七月,莫州第一第二、冀州第三並改驍捷,是月廢。)

歸明神武馬(一。尉氏。熙寧六年,改新立驍捷,七月,廢。)

飛捷(四。雍丘。熙寧二年,並為二。元豐元年廢。)

驍武(左右二十。北京七,真定三,定六,相、懷、洛、邢各一。熙寧元年,廢帶甲剩員。二年,北京七並為五。五年,真定府三並為二,定州六並為四,邢州、雲翼各一須人少並為一。十北京五並為四,定州四須人少並為三。元豐七年,以忠猛一分入驍武第七、第八、第九。)

廣銳(總四十四。太原、代、並各三,汾五,石、嵐、岢嵐各二,晉、潞、慈、絳、澤、隰、憲、寧化、威勝、平定、火山各一,涇、原、鄜各二,秦、渭、環、邠、寧各一。元豐二年,忻、嵐州各一,闕勿補。三年,涇州二以下一補上一闕。五年,置蘭州二。中興,二十三。)

雲翼(分左右廂,左三十四,右二十二,總五十六。真定、雄、瀛、深、趙、永寧各三,定、冀各六,保五,滄、北平、永靜、順安、保定各二,莫、邢、霸各一,廣信、安肅各四。熙寧五年,並滄州二為一,冀州六為三,真定府三為一,趙州三為二,定州六為四,順安軍二為一,永寧軍三為二,北平軍二須其闕並為一,安肅軍第一分隸第三,深州三為二,保州一分隸他軍。十年,莫州第十三分隸驍捷,真定府第八分隸驍武,定州四須其闕並為三,安肅軍三須其闕並為二,廣信軍四並為三。元祐元年,桂州二仍不廢。中興,三十三。)

有馬勁勇(七。太原二,代、嵐各一,磁三。熙寧五年,磁三並為一。中興,五。)

騎捷(五。瀛三,莫二。熙寧六年廢。)

廳子(七。定二,相五。熙寧五年,並相廳子五為三,定廳子馬二為一。六年,相州廳子三並改廳子馬。十年,相州廳子馬第三分隸驍武廳子馬。中興,四。)

驍駿(一。太原。熙寧六年廢。)

無敵(六。定、北平各二,安肅、廣信各一。熙寧五年,北平二須人少並為一,撥隸雲翼三;廣信軍一撥隸雲翼。)

忠銳(一。廣信。熙寧五年廢。)

威邊(二。定、保各一。熙寧五年廢。)

克勝(二。潞。)

飛騎(二。麟。)

威遠(二。府。)

克戎(二。並。)

清塞(一。延安。熙寧五年廢。)

武清(一。晉。熙寧六年廢。)

萬捷(七。相、翼、趙各二,滄一。熙寧五年,冀二並為一,以隸雲翼;相二須人少並為一。中興,七。)

雲捷(十二。尉氏、鹹平、西京、北京、澶各二,汝、懷各一。)

橫塞(七。雍丘、鹹平、考城、襄邑、寧陵各一,衛二。)

有馬安塞(一。熙寧五年廢。)

蕃落(八十三。環五,延、慶各四,秦並外砦十七,原、渭並外砦各十二,德順並外砦七,鎮戎並外砦十二,鳳翔、涇並外砦、儀、保全各二,隴一。熙寧三年,並外砦九為七。八月,涇原路以新砦所減蕃落隸在州蕃落,定額以三萬二千人。五年,隴州添置招馬軍蕃落一。九年,並陝西土蕃落渭州八為六,原州、秦州各五為四。元豐四年,環州下蕃落未排定指揮,並為禁軍。五年六月,葭蘆砦主乞置一。紹聖四年,詔:陝路增置馬軍十,各五百人為額,於永興、河中、鳳翔、同、華各置二。元符元年,詔:涇原路新筑西安州置馬軍一,天都、臨羌砦各置馬軍一。六月,詔永興軍等路創置十指揮。二年,定邊城增置馬軍二,烏龍川、北嶺新砦各置馬軍一。崇寧五年,新築安邊城,置馬軍一。)

并州騎射(一。熙寧六年,太原騎射第一改克戎。元豐七年,成都府置馬軍騎射一。中興後無。)

有馬雄略(三。廣、桂、邕各一。熙寧三年,廣、桂、邕有馬雄略闕勿補,十年,以邕州住營兩指揮闕額移桂州,依舊置。紹聖元年,沅州增置有馬一。元符元年正月,詔荊湖南路、江南東路各增置有馬一。中興,二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