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宋史》卷一百四十六 志第九十九

◎儀衛四

○政和大駕鹵簿並宣和增減 小駕附

政和大駕鹵簿。象六,分左右。次六引:開封令、開封牧、大司樂、少傅、御史大夫、兵部尚書。(各用本品鹵簿。)次金吾纛、槊。左右皂纛各六,(執、托各一人,糹斥四人。)押衙四人,(並騎。)犦槊八,(執各一人。)本衛上將軍、將軍各四人,本衛大將軍二人,(並騎。)犦槊四,夾大將軍。(執各一人,夾二人,並騎。)法駕,犦槊減二,本衛上將軍、將軍各減二人。

次朱雀旗隊。(並騎。)金吾衛折衝都尉一人引隊,犦槊二,夾都尉;(執旗一人,引、夾各二人。凡仗內引、夾、執人數準此。)弩四,弓矢十六,槊二十,左右金吾衛果毅都尉二人押隊。法駕,弩減二,弓矢減六,槊減八。宣和,引隊改天武都指揮使,押隊改天武指揮使。

次龍旗隊。大將軍一員檢校,騎;引旗十二人,(並騎。)風伯、雨師、雷公、電母旗各一,五星旗五,左、右攝提旗二,北斗旗一,護旗十二人,副竿二。(執人並騎。)法駕,引旗、護旗人各減四。宣和,檢校改左右衛大將軍,雷公、電母旗去"公"、"母"二字。

次指南、記里鼓車各一,駕馬各四,駕士各三十人,白鷺、鸞旗、崇德、皮軒車各一,駕士各十八人。法駕,無白鷺、崇德車。宣和,有青旌、青雀、鳴鳶、飛鴻、虎皮、貔貅六車,在記里鼓之下、崇德之前;減白鷺、鸞旗、皮軒三車,駕士之數如前。

次金吾引駕,騎;本衛果毅都尉二人,儀刀、弩、弓矢、槊各減二。宣和,改都尉為神勇都指揮使。

次大晟府前部鼓吹。令二人,府史四人,管押指揮使一人,掆鼓、金鉦各十二,(帥兵官八人領。)大鼓一百二十,(帥兵官二十人領。)長鳴一百二十,(帥兵官六人領。)鐃鼓十二,(帥兵官四人領。)歌工、拱宸管、簫、茄各二十四,大橫吹一百二十,(帥兵官十人領。)節鼓二,笛、簫、觱篥、笳、桃皮觱篥各二十四;掆鼓、金鉦各十二,(帥兵官四人領。)小鼓、中鳴各一百二十,(帥兵官八人領。)羽葆鼓十二,(帥兵官四人領。)歌工、拱宸管、簫、笳各二十四。法駕,前後掆鼓、金鉦各減四,大鼓減四十,長鳴減四十,鐃鼓減四,拱宸管後簫、笳各減八,大橫吹減四十,節鼓後笛、簫、觱篥、笳、桃皮觱篥各減八,小鼓、中鳴各減四十,羽葆鼓減四,最後簫、笳各減八,帥兵共減十八人。

次太史相風、行漏等輿。太史令及令史各一人,(並騎。)相風烏輿一。(輿士四人。)交龍鉦、鼓各一,(輿士各六人。)司辰、典士各一人,(並騎。)漏刻生四人,鼓樓、鐘樓、行漏輿各一,(輿士各一百人。)太史正一人,清道二人,十二神輿一。(輿士十四人。)法駕,行漏輿一,(輿士各十四人。)神輿一,(輿士多大駕二人。)宣和,鼓、鐘樓並改為輿,太史正前有捧日副指揮使二人,捧日節級十人,神輿輿士增十。

次持鈒前隊。左右武衛果毅都尉二人引隊,左右武衛校尉二人。絳引幡一,(糹斥二人。)左右有金節十二,(執人並騎。)罕、畢各一,朱雀幢、叉、導蓋,青龍、白虎幢各一,叉三。(執人並騎。)稱長一人,鈒戟二百八十八,左右武衛將軍二人檢校,左右武衛校尉四人押隊。法駕,金節減四,鈒戟減七十二。宣和,引隊改驍騎都指揮使,武衛校尉改驍騎軍使,增朱雀旗後之叉一,去龍虎旗後之叉三,檢校改用左右驍騎將軍。

次黃麾幡一。(執一人,騎;糹斥二人。)法駕,前有殿中侍御史二員。次六軍儀仗。左右神武軍、左右羽林軍、左右龍武軍,各有統軍二員,都頭二人(羽林又有節級二人。)押仗,本軍旗各一,排闌旗各二十分夾,吏兵、力士旗各五,掩尾天馬旗二,(羽林有赤豹、黃熊旗,龍武有龍君、虎君旗各一。)白柯槍五十,哥舒棒十,鐙仗八。法駕,神武軍減排闌旗十,羽林、龍武軍各減四,吏兵、力士旗各減一。宣和,統軍改軍將,神武軍旗改熊虎,排闌旗改平列,哥舒棒改戈戟,鐙杖改矛戟,羽林隊無節級,黃熊旗改黃羆,龍武旗改熊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