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宋史》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



會虔民作亂,鄉兵在外為應,與官軍相持。士詣執政,謂當請太后急肆赦,人知免死,庶可安集;又宜急諭城中,城中定,則外寇可弭,譬如服藥,心腹已安,外御風濕,乃餘事耳。赦既下,城中遂定。遷右監門衛大將軍、惠州防禦使。紹興二十一年卒,贈建寧軍承宣使,追封建安郡王。

士皘,太宗之後,商、濮王之裔也。從上皇俱北遷,乘間變姓名入僧寺中,落髮,衣僧衣以行,抵會稽。扈駕循幸,以覃恩轉千牛衛將軍奉朝請而卒。

不群字介然,太宗六世孫。宣和中,量試授承事郎。靖康初,宰濟南章丘縣。縣當山東、河北之沖,不群募效用五千人,增城浚濠,為戰守備,敵攻圍兩月不能下。

遷維州通判,升直秘閣,通判鎮江府,辟充兩浙宣撫司主管機宜文字。高宗在越,詔改郴州。時群盜出沒湖、湘間,不群嚴備御,盜不能犯。進直顯謨閣,移知鼎州,充湖北兵馬副鈐轄。既而朝廷慮郴失守,復留不群於郴。坐岳飛破曹成,成遁,因犯郴,不群乘城固守,拒卻之。

進直寶文閣,移知宣州。軍需以時辦,而民不擾。進秩二階。知廬州。酈瓊叛,擁不群北去,尋釋之以歸。帝召見,問瓊叛故,不群曰:"由劉錡除制置,瓊等以為圖己,兼撫諭後時,故叛。"帝悔之。除知荊南府,累遷兩浙路轉運副使,卒於官。

不棄字德夫,太宗之裔。紹興中,為江東轉運判官。秦檜忌四川宣撫使鄭剛中,以不棄能制之,除太府少卿、四川宣撫司總領官。初,趙開總蜀賦,宣撫司文移率用申狀,不棄至官,用張憲成故事,以平牒見剛中。剛中愕然,久之始悟其不隸己,遂有隙。不棄欲盡取宣撫司所儲,剛中不與,不棄怒。剛中辟利州轉運使王陟兼本司參議,不棄劾罷之。二人愈不相能,檜並召還,剛中在蜀,服用頗逾制,不棄復文致其事。檜乃罷剛中,升不棄敷文閣待制,知臨安府。

逾年改工部侍郎,尋除敷文閣直學士、知紹興府。時浙東旱,饑民多流亡。提舉秦昌時,檜兄子也,不棄言其悉心振恤,全活甚眾,昌時得遷秩。其媚檜如此。未幾卒。

不尤,有武力。靖康之難,與王明募義兵,與金人戰,雄張河南、北。盜皆避其鋒,曰:"此小使軍也。"高宗即位,引眾歸,補武翼郎。從岳飛平湖寇。飛死,檜奪其兵,遣守橫州而卒。

子善悉,進士登第。累官敷文閣直學士、兩浙轉運副使。

不{百心}字仁仲,嗣濮王宗暉曾孫也。父士圃,從上皇北遷,遙拜集慶軍節度使。不{百心}初補保義郎,紹興二十七年登第,易左宣義郎,調婺州金華丞。治縣豪河汝翼,械請於郡,編隸他州,邑人懾服。

除永州通判。郡歲輸米,倍收其贏,民病之,不{百心}言於守,損其數。帥司檄不{百心}錄靖州獄,辨出冤者數十百人,靖人德之,繪其像以祠。

除知開州。開在巴東,俗鄙陋,不{百心}為興學,俾民知孝義。郡有鹽井,舊長吏必遣所親監之,私其處。不{百心}罷遣,鹽利倍入,郡計用饒,以羨餘代民輸夏秋兩稅及天申節銀絹。在開二年,民絕鬥爭,夜戶不閉。諸司交薦,以比古循吏。轉夔州轉運判官,開人數千遮城門,不得行。

至夔,民病上供銀。時部使者以親故攝大寧鹽場,專其利。不{百心}斥去,而鹽獲羨餘。乃出錢市羨鹽數十萬斤,易米得三萬餘斛,運抵湖北,市銀以歸,代諸郡納上供銀,省緡錢十五餘萬。

改成都路轉運判官。適歲飢,不{百心}行抵瀘南,貸官錢五萬緡,遣吏分糴。比至,下令曰:"米至矣。"富民爭發粟,米價遂平。只流朱氏獨閉糴,邑民群聚發其廩。不{百心}抵朱氏法,籍其米,黥盜米者,民遂定。

永康軍歲治都江堰,籠石蛇絕江遏水,以灌數郡田。吏盜金,減役夫,堰不固而圮,田失水,故歲屢飢。不{百心}躬視,操板築,繩吏以法。乃出令:民業耕者田主貸之,事末作者富民振之,老幼疾患者官為粥視。全活數百萬。

黎州青羌奴兒結反,制司調兵往戍,屬不{百心}給餉。故事,富人出糧,而下戶以力致於邊。不{百心}曰:"民飢,不可擾也。"以糴余米發卒運之。已而朝廷命不{百心}攝製司。初,官兵敗,前制使遣人賂奴兒結以和。不{百心}曰:"奴兒結,吐蕃小種也,今且和,若大族何?"不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