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宋史》卷一百七十二 志第一百二十五



建炎南渡以後,奉祿之制,參用嘉祐、元豐、政和之舊,少所增損。惟兵興之始,宰執請受權支三分之一,或支三分之二,或支賜一半,隆興及開禧自陳損半支給,皆權宜也。其後,內外官有添支料錢,職事官有職錢、廚食錢,職纂修者有折食錢,在京厘務官有添支錢、添支米,選人、使臣職田不及者有茶湯錢,其餘祿粟、傔人,悉還疇昔。今合新舊制而參記之。

元豐定製,以官寄祿。南渡重加修定、開府儀同三司,料錢一百貫。特進,九十貫。(春、冬衣絹各二十五匹,小綾一十匹,春羅一匹,冬綿五十兩。)金紫光祿大夫,銀青光祿大夫。(料錢各六十貫,春、冬絹各二十匹,小綾七匹,春羅一匹,冬綿五十兩。)宣奉大夫,正奉大夫,正議大夫,通奉大夫。(料錢各五十貫,春、冬絹各十七匹,小綾五匹,春羅一區。冬綿五十兩。)通議大夫,太中大夫,中大夫,中奉大夫,中散大夫。(料錢各四十五貫,春、'冬絹各二直五匹,小綾三匹,春羅一匹,冬綿五十兩。朝議大夫,奉直大夫,朝請大夫,朝散大夫,朝奉大夫。以上料錢各三十五貫,春、冬絹各一十五匹,春羅一匹,冬綿三十兩。朝請郎,朝散郎,朝奉郎。(以上料錢各三十貫,春、冬絹各一十三匹春羅一匹,綿三十兩議郎。(料錢二十貫,春、冬絹各一十匹,冬綿三十兩。)奉議郎。料錢二十貫,春、冬絹各十匹,春羅一匹,冬綿三十兩通直郎。(料錢十八貫,春、冬絹各七匹,春羅一匹,冬綿三十兩)宣教郎。(料錢十五貫,春、冬絹五匹,冬綿十五兩。)宣議郎。)料錢十二貫,春、冬絹各五匹,冬綿十五兩。)承事郎。(料錢十貫,春、冬絹各五匹,冬綿十五兩。)承奉郎。(料錢八貫。)承務郎。(料錢七貫,元豐以來,厘務止支驛料,大觀二年定支。)以上料錢,一分見錢,二分折支。每貫折錢,在京六百文,在外四百文。到任添給驛料。

承直郎。(料錢二十五貫,茶湯錢一十貫,廚料米六斗,面一石五斗,藁四十束,柴二十束,馬一匹,春、冬絹六匹,綿一十二兩。)儒林郎。(料錢二十貫,茶湯錢一十貫,廚料米六斗,面一石五斗,藁三十束,柴一十五束,春、冬絹各五匹,冬綿十兩。)文林郎,(料錢一十五貫,茶湯錢十貫,廚料米六斗,面一石五斗,藁三十束,柴一十五束,春、冬絹各五匹,綿十兩。)從事郎,從政郎,修職郎。(已上料錢各一十五貫,茶湯錢一十貫,米、麥各二石。迪功郎。料錢一十二貫,茶湯錢一十貫,米麥各一石五斗。)以上錢折支中給一半見錢,一半折支。每貫折見錢七百文。厘務日給,滿替日住。

武臣請奉:太尉。(料錢一百貫,春服羅一匹,小綾及絹各十匹,冬服小綾十匹,絹二十匹,綿五十兩。)正任節度使。(在光祿大夫之下,初授及帶管軍同,料錢四百貫,祿粟一百五十石。承宣使。在通議大夫之下,料錢三百貫,祿粟一百石。觀察使。在中大夫之下,料錢各二百貫,祿粟一百石,米麥十五石。)防禦使。(在中散大夫之下,料錢二百貫,祿粟一百石,米麥各十二石五斗。)團練使。(在中散大夫之下,料錢一百五十貫,祿粟七十石,米麥各九石。)諸州刺史。(在中散大夫之下,料錢一百貫,祿粟五十石,米、麥各七石五斗。)自承宣使以下,不帶階官者為正任,帶階官者為遙郡,遙郡各在正任之下,請奉與次任、正任一同。靖康指揮:遙郡以上奉錢、衣賜、傔人、奉馬,權支三分之二。

殿前三衙四廂、捧日、天武左右廂都指揮使遙郡團練使。(料錢一百貫文。春、冬服絹各十匹。)殿前諸班直都虞候,諸軍都指揮使遙郡刺史。(料錢五十貫,衣同前。)龍衛、神衛右廂都指揮使遙郡團練使。(同捧日、天武。)龍、神衛諸軍都指揮使遙郡刺史。(同殿前。)

左、右金吾衛上將軍,左、右衛上將軍,在光祿大夫之下。)諸衛上將軍。(在通奉大夫之下。以上料錢各六十貫,)春、冬綾各五匹,絹各一十匹,春羅一匹,冬綿五十兩。左、右金吾衛大將軍。(在中散大夫之下,料錢三十五貫,春、冬綾三匹,絹七匹,春羅一匹,綿三十兩。)諸衛大將軍。(在中散大夫之下,料錢二十五貫,春、冬綾三匹,絹各七匹,春羅一匹,冬綿二十兩。)諸衛將軍。(在朝奉郎之下,料錢二十五貫,春、冬綾各二匹,絹各七匹,春羅一匹,冬綿十五兩。)率府率,(在奉議郎之下。)率府副率。(在通直郎之下。料錢十三貫,春、冬絹各五匹,春羅一匹,冬綿一十五兩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