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宋史》卷四十五 本紀第四十五



四年春正月壬午朔,詔侍從、台諫、給舍、卿監、郎官以上及制總、監司各舉所知,不拘員限,不如所舉,行連坐法。戊子,林希逸言蒲陽布衣林亦之、陳藻有道之士,林公遇幼承父澤,奉親不仕,詔林亦之、陳藻贈迪功郎,林公遇元官上進贈一官。詔董宋臣同提舉奉安符寶所,仍奉祠祿。己亥,嚴州火。丙午,詔革詞訴改送之弊。

二月癸丑,詔吳潛、丁大全黨人遷謫已久,遠者量移,近者還本貫,並不復用。丁大全溺死藤州,詔許歸葬。詔俞興往歲失陷瀘城,更削一秩。丁巳,置官田所,以劉良貴為提領,陳訔為檢閱。戊午,日暈周匝。乙亥,呂文德浚築鄂州、常、澧城池訖事,詔獎之,守臣韓宣轉遙郡承宣使,蘇劉義吉州刺史。

三月丁亥,以呂文德為寧武、保康軍節度使,職任依舊;劉雄飛樞密都承旨、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、四川總領財賦、夔路轉運使。加授姚希得刑部尚書,李庭芝兵部侍郎,朱禩孫太府卿,汪立信太府少卿,並依舊任。壬辰,太陽赤黃暈。丁酉,以王堅知和州兼管內安撫使,呂思望知濠州兼淮西招撫使。庚子,以何夢然兼權知樞密院事。丁未,詔知寧國府趙汝禖推行經界,不擾而辦,職事修舉,升直華文閣,依舊任。戊申,忠州防禦使貴傑授福州觀察使。

夏四月乙卯,太陰犯權星。丙寅,官田所言,知嘉興縣段浚、知宜興縣葉哲佐買公田不遵元制,詔罷之。戊辰,太陽赤黃暈,不匝。

五月庚寅,太陰入氐。丁酉,婺州布衣何基,建寧府布衣徐幾,皆得理學之傳。詔各補迪功郎,何基婺州教授兼麗澤書院山長,徐幾建寧府教授兼建安書院山長。戊戌,四川制司言:二月甲寅,大元兵攻嘉定城,馬堃出戰御之。詔馬堃援夔遷延,削一秩,令以所轉四官理作敘復。流星出自角宿距星。

六月壬子,祈雨。乙卯,京城火。丙辰,詔饒虎臣敘復元官,依舊提舉太平興國宮。庚申,詔:平江、江陰、安吉、嘉興、常州、鎮江六郡已買公田三百五十餘萬畝,今秋成在邇,其荊湖、江西諸道,仍舊和糴。丙寅,詔公田竣事,劉良貴官兩轉,陳訔、廖邦傑洎六郡官進秩有差。丁卯,流星出自河鼓。庚午,宰執進《玉牒》、《日曆》、《會要》、《經武要略》及《徽宗長編》、《寧宗實錄》,詔賈似道以下官兩轉。

秋七月壬辰,敕令所進《寧宗以來寬恤詔令》。戊戌,以董宋臣為入內內侍省押班。

八月甲寅,董宋臣以病乞收回恩命,請祠,詔賜告五月。乙卯,流星出自天倉星。

九月甲申,詔趙汝禖為太府少卿、淮東總領財賦。辛卯,祀明堂,大赦。甲午,以何夢然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,楊棟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,葉夢鼎簽書樞密院事。

冬十月己未,詔發緡錢百四十萬,命浙西六郡置公田莊。甲子,命張珏興元府駐紥、御前諸軍都統制兼知合州。

十一月己亥,福州火。十二月丁未朔,詔皇太子宮講官詹事以下,日輪一員,辰入酉出,專講讀,備咨問,以稱輔導之實。己未,詔在京置窠柵、私繫囚並非法獄具,台憲其嚴禁戢,違者有刑。辛未,太白、歲星順行。

五年春正月丁丑朔,詔崇經術,考德行。癸巳,出奉宸庫珠,香、象、犀等貨下務場貨易,助收幣楮。庚子,太子右諭德湯漢三乞休致,授秘閣修撰、知福州、福建安撫使。

二月壬戌,流星出自畢。甲子,太陰犯房。丁卯,太陰犯斗。辛未,雨土。

三月辛巳,王堅卒,賜謚忠壯。馬光祖依舊觀文殿學士、沿江制置使、知建康府、江東安撫使、行宮留守。己丑,日暈周匝。

夏四月丙午,詔:管景模妻孥陷沒,效忠愈堅,平時所得奉入,率以撫恤將士,遂至空乏,特賜緡錢三十萬。尋賜金帶。丁未,以夏貴為樞密都承旨、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、四川總領、夔路轉運使。辛亥,詔郡邑行鄉飲酒禮。癸丑,太陰入太微垣。乙卯,信陽軍將領余元友等提兵防護春耕有功,補轉兩官資。戊午,太白晝見。乙丑,何夢然、馬天驥以台臣劾罷。己巳,江萬里以資政殿學士知建寧府,李曾伯以觀文殿學士知慶元府、沿海制置使。庚午,太白、歲星合於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