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宋史》卷六十一 志第十四



紹定二年,天台、仙居縣大水。四年,沿江水災。

端平三年三月辛酉,蘄州大雨水,漂民居。是年,英德府、昭州及襄、漢江皆大水。

嘉熙元年,饒、信州水。二年,浙江溢。

淳祐二年,紹興府、處、婺州水。七年,福建水。十年,嚴州水。十一年八月甲辰,汀州山水暴至,漂人民。九月,江陵水。是年,江、浙多水,饒州亦水。十二年六月,建寧府、嚴、衢、婺、信、台、處、南劍州、邵武軍大水,冒城郭,漂室廬,死者以萬數。

寶祐元年七月,溫、台、處、信、饒州大水。

開慶元年五月己未,婺州水,漂民廬。是歲,滁、嚴州水。

景定二年,浙東水。

鹹淳六年五月,大雨水。七年五月甲申,諸暨縣大水,漂廬舍。是月,重慶府江水泛溢者三,漂城壁,壞樓櫓。十年三月,廬州水。四月,紹興府大雨水。八月,臨安府水,安吉、武康縣水。

太平興國四年八月,滑州黎陽縣河清。

端拱元年二月,澶、濮二州河清二百餘里。

大中祥符三年十一月丁酉,陝西河清。十二月乙巳,河再清,當汾水合流處清如汾水。

元豐四年十月,環州河水變甘。

大觀元年八月,乾寧軍河清。二年十二月,陝州河清,同州韓城縣、郃陽縣至清及百里,涉春不變。自是迄政和、宣和,諸路數奏河清,輒遣郎官致祭,宰臣等率百官拜表賀,歲以為常。

大中祥符元年二月,醴泉出蔡州汝陽鳳原鄉,有疾者飲之皆愈。八年十一月,通州軍言醴泉出汶山下,有疾者飲之皆愈。

熙寧元年五月,京師開化坊醴泉出。

政和五年正月,河陽台觀醴泉出。

《宋史》 元·脫脫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