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宋史》卷三十一 本紀第三十一



二十六年春正月壬子,省諸州稅場,以寬商賈。甲子,追復趙鼎、孫近、鄭剛中、汪藻舊職。乙丑,詔選擇監司,須七品以上清望官,或經朝擢及治郡著績者。丙寅,曹泳吉陽軍編管。封伯令衿明州觀察使、安定郡王,以其從弟令詪讓也。戊辰,除民事律。蠲諸路積負及黃河竹索錢。

二月乙亥,命四川州縣,凡預借民賦稅分限理析。己卯,定諸州流寓士人解額。庚辰,罷進奏院定本朝報。乙酉,進士林東追諂秦檜,上書狂妄,英州編管。右朝奉郎林一飛坐指使林東,責監高州鹽稅。庚寅,三佛齊國入貢。辛卯,魏良臣罷。庚子,以左朝散大夫王為秦檜親黨,直徽猷閣呂願中貪虐附檜,建昌軍居住,願中責果州團練副使、封州安置。

三月甲寅,以邊事已定,罷宰相兼領樞密使。丁巳,詔兩淮邊民未復業者,復其租十年。己未,以万俟禼參知政事。癸亥,加吳璘開府儀同三司。乙丑,以東平府進士梁勛伏闕上書言北事,送千里外州軍編管。丙寅,詔曰:"講和之策,斷自朕志,秦檜但能贊朕而已,豈以其存亡而渝定議耶?近者無知之輩,鼓倡浮言,以惑眾聽,至有偽撰詔命,召用舊臣,抗章公車,妄議邊事,朕甚駭之。自今有此,當重置典憲。"丁卯,蠲閩、浙諸州歲供軍器所物料三之一,減諸州工匠千人。己巳,募四川民佃淮南、京西閒田,並邊復租稅十年,次邊五年。

夏四月戊子,增溫、台等十六州解額。命湖北路以增戶、墾田為守令殿最。庚寅,遣陳誠之等賀金主尊號禮成。癸巳,置武學官及弟子員百人。甲午,禁州郡進祥瑞。戊戌,立六科以舉士。加韋謙太尉。詔大辟情犯無可矜憫者,禁刑、寺妄引例奏裁貸減。罷鄉飲酒舉士法。詔淮南、京西占射官田逾二年未盡墾者,募人更佃。

五月壬寅,以沈該為尚書左僕射,万俟禼為右僕射,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湯思退知樞密院事。丁未,詔州軍教授毋兼他職。丙辰,蠲楚州、盱眙軍民租十年。己未,金遣敬嗣暉等來賀天申節。

六月辛未朔,罷諸路鬻戶絕田。丁丑,以端明殿學士程克俊參知政事。戊寅,復權要親族中第覆試法。乙酉,詔取士毋拘程頤、王安石一家之說。丁亥,流星晝隕。辛卯,以秦檜既死,命史館重修日曆。

秋七月辛丑,詔三衙主帥舉武臣堪知州者。壬寅,蠲諸路丁絹一年為二十四萬匹。丙午,右奉議郎薛仲邕連州編管。丁未,彗出井,避殿減膳。辛亥,詔諸州守貳考各縣丁籍,依年格收除。民間市物,官戶、勢家與編氓均科。丙辰,彗滅。詔進士因事送諸州軍聽讀,特放逐便,仍許取應。辛酉,雨水銀。

八月戊寅,班元豐、崇寧學制於諸路。革正前舉登第奏塤、曹冠等九人出身,以淮南提舉常平朱冠卿言,秦檜挾私廢法,塤等皆其子孫、親戚、門下憸人,於是有官應試者,所授階官易左為右,白身者駁放。占用省額,復還後科。庚辰,裁州縣吏額。己丑,蠲建康府積欠內帑錢帛。庚寅,安南國遣使入貢。辛卯,程克俊罷。甲子,以吏部侍郎張綱參知政事。

九月乙巳,以翰林學士陳誠之同知樞密院事。丙午,立互易薦舉坐罪法。壬子,詔成都、潼川兩路漕臣同制置、總領、茶馬司審度四川財賦利害,其實惠得以及民、調度可以經久者,條具以聞。甲寅,以天聖、紹興真決贓吏指揮班示諸路。丙寅,增大理寺吏祿。戊辰,命吏、刑二部修條例為成法。

冬十月己巳朔,詔許秦檜在位之日,無辜被罪者自陳釐正。罷浙東常平司平準務。乙亥,詔四川監司、帥臣、制置、總領、茶馬司,各舉可守郡者。甲午,蠲郴、道、永三州、桂陽軍民身丁米。乙未,王會移瓊州編管。以宋貺黨附秦檜,責梅州安置。丁酉,以張浚上書論用兵,依舊永州居住。辛丑。遣李琳使金賀正旦,葛立方賀金主生辰。

閏月丙午,罷廉州貢珠,縱蛋丁自便。己酉,命離軍人願歸農者,人給江、淮、湖、廣荒田百畝,復其租稅十年。乙卯,初置臨安府左、右廂官,分掌訟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