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隋書》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



睿時見突厥方強,恐為邊患,復陳鎮守之策十餘事,上書奏之曰:"竊以戎狄作患,其來久矣。防遏之道,自古為難。所以周無上算,漢收下策,以其倏來忽往,雲屯霧散,強則騁其犯塞,弱又不可盡除故也。今皇祚肇興,宇內寧一,唯有突厥種類,尚為邊梗。此臣所以廢寢與食,寤寐思之。昔匈奴未平,去病辭宅,先零尚在,充國自劾。臣才非古烈,而志追昔士。謹件安置北邊城鎮烽候,及人馬糧貯戰守事意如別,謹並圖上呈,伏惟裁覽。"上嘉嘆久之,答以厚意。

睿時自以周代舊臣,久居重鎮,內不自安,屢請入朝,於是征還京師。及引見,上為之興,命睿上殿,握手極歡。睿退謂所親曰:"功遂身退,今其時也。"遂謝病於家,闔門自守,不交當代。上賜以版輿,每有朝覲,必令三衛輿上殿。睿初平王謙之始,自以威名太盛,恐為時所忌,遂大受金賄以自穢。由是勛簿多不以實,詣朝堂稱屈者,前後百數。上令有司案驗其事,主者多獲罪。睿惶懼,上表陳謝,請歸大理。上慰諭遣之。

十五年,從上至洛陽而卒,時年六十五。謚曰襄。子洋嗣,官曆嵩、徐二州刺史、武賁郎將。大業六年,詔追改封睿為戴公,命以洋襲焉。

史臣曰:李穆、梁睿,皆周室功臣,高祖王業初基,俱受腹心之寄。故穆首登師傅,睿終膺殊寵,觀其見機而動,抑亦民之先覺。然方魏朝之貞烈,有愧王陵,比晉室之忠臣,終慚徐廣。穆之子孫,特為隆盛,朱輪華轂,凡數十人,見忌當時,禍難遄及,得之非道,可不戒歟!

《隋書》 唐·魏徵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