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隋書》卷五十四 列傳第十九



時有任城郡公王景、鮮虞縣公謝慶恩,並官至上柱國。大義公辛遵及其弟韶,並官至柱國。高祖以其俱佐命功臣,特加崇貴,親禮與仁恭等。事皆亡失雲。

○元亨

元亨,字德良,一名孝才,河南洛陽人也。父季海,魏司徒、馮翊王,遇周、齊分隔,季海遂仕長安。亨時年數歲,與母李氏在洛陽。齊神武帝以亨父在關西,禁錮之。其母則魏司空李沖之女也,素有智謀,遂詐稱凍餒,請就食於滎陽。齊人以其去關西尚遠,老婦弱子,不以為疑,遂許之。李氏陰托大豪李長壽,攜亨及孤侄八人,潛行草間,得至長安。周太祖見而大悅,以亨功臣子,甚優禮之。亨年十二,魏恭帝在儲宮,引為交友。釋褐千牛備身。大統末,襲爵馮翊王,邑千戶。授拜之日,悲慟不能自勝。俄遷通直散騎常侍,歷武衛將軍、勛州刺史,改封平涼王。周閔帝受禪,例降為公。明、武時,歷隴州刺史、御正大夫、小司馬。宣帝時,為洛州刺史。高祖為丞相,遇尉遲迥作亂,洛陽人梁康、邢流水等舉兵應迥。旬日之間,眾至萬餘。州治中王文舒潛與梁康相結,將圖亨。亨陰知其謀,乃選關中兵,得二千人為左右,執文舒斬之,以兵襲擊梁康、邢流水,皆破之。高祖受禪,征拜太常卿,增邑七百戶。尋出為衛州刺史,加大將軍。衛土俗薄,亨以威嚴鎮之,在職八年,風化大洽。後以老病,表乞骸骨,吏人詣闕上表,請留臥治,上嗟嘆者久之。其年,亨以篤疾,重請還京,上令使者致醫藥,問動靜,相望於道。歲餘,卒於家,時年六十九。謚曰宣。

○杜整

杜整,字皇育,京兆杜陵人也。祖盛,魏直閣將軍、潁川太守。父辟,渭州刺史。整少有風概,九歲丁父憂,哀毀骨立,事母以孝聞。及長,驍勇有膂力,好讀孫、吳《兵法》。魏大統末,襲爵武鄉侯。周太祖引為親信。後事宇文護子中山公訓,甚被親遇。俄授都督。明帝時,為內侍上士,累遷儀同三司,拜武州刺史。從武帝平齊,加上儀同,進爵平原縣公,邑千戶,入為勛曹中大夫。高祖為丞相,進位開府。及受禪,加上開府,進封長廣郡公,俄拜左武衛將軍。在職數年,以母憂去職,起令視事。開皇六年,突厥犯塞,詔遣衛王爽總戎北伐,以整為行軍總管兼元帥長史。至合川,無虜而還。整密進取陳之策,上善之,於是以行軍總管鎮襄陽。尋病卒,時年五十五。高祖聞而傷之,贈帛四百匹,米四百石,謚曰襄。子楷嗣。官至開府。

整弟肅,亦少有志行。開皇初,為通直散騎常侍、北地太守。

○李徹

李徹,字廣達,朔方岩綠人也。父和,開皇初為柱國。徹性剛毅,有器乾,偉容儀,多武藝。大冢宰宇文護引為親信,尋拜殿中司馬,累遷奉車都尉。護以徹謹厚有才具,甚禮之。護子中山公訓為蒲州刺史,護令徹以本官從焉。未幾,拜車騎大將軍、儀同三司。武帝時,從皇太子西征吐谷渾,以功賜爵同昌縣男,邑三百戶。後從帝拔晉州。及帝班師,徹與齊王憲屯雞棲原。齊主高緯以大軍至,憲引兵西上,以避其鋒。緯遣其驍將賀蘭豹子率勁騎躡憲,戰於晉州城北。憲師敗,徹與楊素、宇文慶等力戰,憲軍賴以獲全。復從帝破齊師於汾北,乘勝下高壁,拔晉陽,擒高湝於冀州,俱有力焉。錄前後功,加開府,別封蔡陽縣公,邑千戶。宣帝即位,從韋孝寬略定淮南,每為先鋒。及淮南平,即授淮州刺史,安集初附,甚得其歡心。高祖受禪,加上開府,轉雲州刺史。歲餘,征為左武衛將軍。及晉王廣之鎮并州也,朝廷妙選正人有文武才幹者,為之僚佐。上以徹前代舊臣,數持軍旅,詔徹總晉王府軍事,進爵齊安郡公。時蜀王秀亦鎮益州,上謂侍臣曰:"安得文同王子相,武如李廣達者乎?"其見重如此。

明年,突厥沙缽略可汗犯塞,上令衛王爽為元帥,率眾擊之,以徹為長史。遇虜於白道,行軍總管李充言於爽曰:"周、齊之世,有同戰國,中夏力分,其來久矣。突厥每侵邊,諸將輒以全軍為計,莫能死戰。由是突厥勝多敗少,所以每輕中國之師。今者沙缽略悉國內之眾,屯據要險,必輕我而無備,精兵襲之,可破也。"爽從之。諸將多以為疑,唯徹獎成其計,請與同行。遂與充率精騎五千,出其不意,掩擊大破之。沙缽略棄所服金甲,潛草中而遁。以功加上大將軍。沙缽略因此屈膝稱藩。未幾,沙缽略為阿拔所侵,上疏請援。以徹為行軍總管,率精騎一萬赴之。阿拔聞而遁去。及軍還,復領行軍總管,屯平涼以備胡寇,封安道郡公。開皇十年,進位柱國。及晉王廣轉牧淮海,以徹為揚州總管司馬,改封德廣郡公。尋徙封城陽郡公。其後突厥犯塞,徹復領行軍總管擊破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