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隋書》卷八十二 列傳第四十七



每五六月中,毒氣流行,即以白豬、白牛、牡羊於城西門外祠之。不然者,五穀不登,六畜多死,人眾疾疫。近都有陵伽缽婆山,上有神祠,每以兵五千人守衛之。城東有神名婆多利,祭用人肉。其王年別殺人,以夜祀禱,亦有守衛者千人。其敬鬼如此。多奉佛法,尤信道士,佛及道士並立像於館。

大業十二年,遣使貢獻,帝禮之甚厚,其後亦絕。

○婆利

婆利國,自交阯浮海,南過赤土、丹丹,乃至其國。國界東西四月行,南北四十五日行。王姓剎利邪伽,名護濫那婆。官曰獨訶邪挐,次曰獨訶氏挐。國人善投輪刀,其大如鏡,中有竅,外鋒如鋸,遠以投人,無不中。其餘兵器,與中國略同。俗類真臘,物產同於林邑。其殺人及盜,截其手,奸者鎖其足,期年而止。祭祀必以月晦,盤貯酒肴,浮之流水。每十一月,必設大祭。海出珊瑚。有鳥名舍利,解人語。大業十二年,遣使朝貢,後遂絕。於時南荒有丹丹、盤盤二國,亦來貢方物,其風俗物產,大抵相類雲。

史臣曰:《禮》云:"南方曰蠻,有不火食者矣。"《書》稱:"蠻夷猾夏。"《詩》曰:"蠢爾蠻荊。"種類實繁,代為紛梗。自秦並二楚,漢平百越,地窮丹徼,景極日南,水陸可居,鹹為郡縣。暨乎境分吳、蜀,時經晉、宋,道有污隆,服叛不一。高祖受命,克平九宇。煬帝纂業,威加八荒。甘心遠夷,志求珍異,故師出於流求,兵加於林邑,威振殊俗,過於秦、漢遠矣。雖有荒外之功,無救域中之敗,《傳》曰:"非聖人,外寧必內憂。"誠哉斯言也!

《隋書》 唐·魏徵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