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隋唐演義》第八十七回 雪衣女誦經得度 赤心兒欺主作威


不貪乃為寶,有賄必焚身。忘卻仙師語,時時與禍鄰。
玄宗平日認定安祿山,是個滿腹赤心的好人,今見他賄結輔繆琳,去探朝廷與宮闈之事,方才有些疑心起來。楊妃也不能復為之解,惟有暗地咨嗟嘆息罷了。玄宗依著達奚珣所奏,溫言諭止祿山獻馬,遣中使馮神威,齎手詔往諭之。其略云:
覽卿表獻馬於朝廷,具見忠悃,朕甚喜悅。但馬行須冬日為
便,今方秋初,正田稻將成,農務未畢之時,且如行動。俊至冬日,
官自給夫部送來京,無煩本軍跋涉之勞,特此諭知。
馮神威齎了詔書,星夜來至范陽,祿山已窺測朝廷之意,且又探知楊國忠有這許多說話,心中十分惱怒。及聞詔到,竟不出迎。馮神威不見安祿山接詔,竟自齎詔到他府第來,祿山乃先於府中大陣兵仗,排列得刀槍密密,劍戟層層,旌旗耀日,鼓角如雷。馮神威見了,心甚驚疑。安祿山踞胡床而坐,見馮神威齎詔而來,也不起身迎接。馮神威開詔宣讀畢,祿山滿面怒容說道:“傳聞貴妃近日於宮中,也學乘馬,吾意官家亦心愛馬,我這裡最有好馬,故欲進獻幾匹。今詔書既如此,我不獻亦可。”馮神威見他恁般作威做勢,意態驕傲,語言唐突,必不懷好意,遂不敢與他爭論,只有唯唯而已。祿山也不設宴款待他,且教他出就館舍。
過了幾日,馮神威欲還京復命,入見祿山,問他可有回奏的表文否。祿山道:“詔書云:馬行須俟冬日,至十月間我即不獻馬,亦將親詣京師,以觀朝臣近政,今亦不必用表文,為我口奏可也。”馮神威不敢多言,逡巡而別。兼程趕行,回京見駕,將他這些無禮之狀與無禮之言,一一奏聞皇上。玄宗聽了,又驚,又羞,又惱。時楊妃侍坐於側,玄宗向他怒說道:“我和你待此倭奴不薄,今乃如此無狀,其反叛之形情已露,無怪人之多言也。自今人言不可不信!”說罷,撫幾嘆息;楊妃也低著頭,嗟嘆不已。正是:
今日方嗟負心漢,從前誤認赤心兒。
未知後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