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唐會要》唐會要卷九十九



貞觀十五年十一月。使至。太宗矜其路遠。遣高表仁持節撫之。表仁浮海。數月方至。(自雲路經地獄之門。親見其上氣色蓊鬱。又聞呼叫錘鍛之聲。甚可畏懼也。)表仁無綏遠之才。與王爭禮。不宣朝命而還。由是復絕。

永徽五年十二月。遣使獻琥珀瑪瑙。琥珀大如斗。瑪瑙大如五升器。高宗降書慰撫之。仍雲。王國與新羅接近。新羅素為高麗百濟所侵。若有危急。王宜遣兵救之。倭國東海嶼中野人。有耶古。波耶。多尼三國。皆附庸於倭。北限大海。西北接百濟。正北抵新羅。南與越州相接。頗有絲綿。出瑪瑙。有黃白二色。其琥珀好者。雲海中湧出。

鹹享元年三月。遣使賀平高麗。爾後繼來朝貢。則天時。自言其國近日所出。故號日本國。蓋惡其名不雅而改之。

大曆十二年。遣大使朝楫寧副使總達來朝貢。

開成四年正月。遣使薛原朝常嗣等來朝貢。

大羊同國

大羊同。東接吐蕃。西接小羊同。北直於闐。東西千里。勝兵八九萬。辮髮氈裘。畜牧為業。地多風雪。冰厚丈余。物產與吐蕃同。無文字。但刻木結繩而已。酋豪死。抉去其腦。實以珠玉。剖其五臟。易以黃金鼻。銀齒。以人為殉。卜以吉辰。藏諸岩穴。他人莫知其所。多殺?牛羊馬以充祭。其王姓姜葛。有四大臣。分掌國事。自古未通中國。

貞觀五年十二月。朝貢使至。十五年。聞中國威儀之盛。乃遣使朝貢。太宗嘉其遠來。以禮答慰焉。至貞觀末。為吐蕃所滅。分其部眾。散至隙地。

烏羅渾國

烏羅渾。蓋後魏烏洛侯也。今亦謂之烏羅護。東與韎鞨。南與契丹。北與烏丸為鄰。風土與韎鞨同。貞觀六年。朝貢使至。

女國

女國。在蔥嶺之西。以女為王。每居層樓。侍女數百。五日一聽政。其王若死。無女嗣位。國人乃調斂金錢。還於死王之族。買女而立之。其俗貴女子。賤丈夫。婦人為吏。男子為軍士。女子貴者。則多有侍男。男子貴不得有侍女。雖賤庶之女。盡為家長。猶有數夫焉。生子皆從母姓。男子披髮。以青綠塗面。婦人辮髮而縈之。土宜六畜。多駿馬。

貞觀八年十二月。朝貢使至。

石國

石國。其俗善戰。多良馬。西北去瓜州六千里。

貞觀八年十二月。朝貢使至。

顯慶三年。以其地啖羯城為大宛都督府。仍以其王職土屯攝舍提於屈昭穆為都督。

開元初。其蕃王莫賀咄吐屯有功。封為石國王。加特進。尋又冊為順義王。二十九年。其王伊吐屯屈勒遣使上表曰。奴自千代以來。於國忠赤。秖如突厥騎施可汗忠赤之中。部落安貼。後背天可汗。腳底大起。今突厥已屬天可汗。在於西頭為患。惟有大食。莫踰突厥。伏乞天恩。不棄突厥部落。討得大食。諸國自然安貼。

天寶初。累遣朝貢。至五年。封其王子那俱車鼻施為懷化王。並賜鐵券。九載。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奏。其王蕃禮有虧。請討之。其王約降。仙芝使部送。去開遠門數十里。負約。以王為俘。獻於闕下。斬之。自後西域皆怨。仙芝所擒王之子。西走大食。引其兵至怛羅斯城。仙芝軍大為所敗。自是西附於大食。至寶曆二年及大曆七年。並遣使朝貢。

吐火羅國

吐火羅。在蔥嶺之西數百里。與挹怛雜居。勝兵五萬。其國土著多男子。少婦人。故兄弟通室。婦人五夫。則首戴五角。十夫則首戴十角。男子無兄弟。則與他人結為昆季。方始得妻。不然則終身無婦矣。被服文字。與于闐略同。其城北有頗黎山。南岩穴中。有神馬。國人每收馬於其側。產名駒汗血馬。北界接西域大宛之地。

貞觀九年五月。朝貢使至。

永徽元年。獻大鳥。高七尺。其色元。足如駝。鼓翅而行。日三百里。能啖鐵。夷俗謂之駝鳥。三年。其葉護那史烏涇波奉表告立。高宗遣置州縣使王名遠到其國。以所理阿緩大城為月氐都督府。仍分其小城為二十四州。以烏涇波為都督。五年。烏涇波遣子伊室達官弩以朝獻。

龍朔元年。授烏涇波使持節月氐等二十五州諸軍事月氐都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