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唐會要》唐會要卷九十四



開元三年。默啜既請和稱臣。至是復圍北庭。九月。遣薛訥討之。四年六月。默啜為拔曳固斬首來降。

西突厥

西突厥曷娑那可汗。入朝於隋。留之。國人立其叔父射匱可汗。射匱者。達頭之孫。既立。拓地東至金山。西至海。遂與北突厥為敵。建庭於龜茲北三彌山。射匱卒。弟統葉護可汗立。勇而有謀。北並鐵勒。控弦十萬。據烏孫故地。又移庭於石國北千泉。西域諸國皆臣之。統葉護各遣其吐屯監督征賦。

武德元年八月。以西突厥曷娑那可汗為歸義王。曷娑那獻大珠。帝曰。珠誠至寶。然朕寶王赤心。珠無所用之。竟還之。

二年八月。曷娑那在長安。北突厥遣使請殺之。不許。群臣皆曰。保一人而失一國。後必為患。秦王曰。人窮歸我。殺之不義。久之。引曷娑那入內殿。既而送中書省。縱北突厥使者殺之。

八月。西突厥高昌各遣使入貢。

八年夏四月。統葉護遣使請婚。帝問裴矩。矩對曰。今北寇方強。國家且當遠交而近攻。臣謂宜許其婚。以威頡利。俟數年之後。徐思其宜。上從之。

貞觀八年十月。西突厥咄陸可汗死。其弟沙缽羅咄咥利失立。

十二年十二月。西突厥分為十部。每部酋長各賜一箭。謂之十箭。又分左右廂。左廂號五咄陸部。置五大啜。右廂號五弩失畢部。置五大俟斤。通謂之十姓部落。至是。咥利失失眾心。為其臣所襲。遂走焉耆。尋復得其故地。西部遂立欲谷設為乙毗咄陸可污。中分其地。

十三年十二月。西突厥咥利失可汗死。子乙毗沙缽羅葉護立。號南庭。咄陸為北庭。

十五年五月。咄陸可汗殺沙缽羅可汗。

十六年。咄陸既並沙缽羅之眾。自恃強盛。遣兵寇伊州。安西都護郭孝恪擊破之。是年。咄陸擊破米國。不分虜獲與其下。又斬其將泥熟啜。泥熟啜部將胡祿屋襲擊之。咄陸走保白水胡城。所部詣闕請廢之。上遣使立莫賀咄之子為乙毗射匱可汗。率諸部擊咄陸。敗之。使人招其故部落。皆曰。使我千人戰死。一人獨存。亦不汝從。咄陸自知不為眾附。乃奔吐火羅。

十九年六月。乙毗射匱可汗遣使入貢。且請婚。許之。使割龜茲、于闐、疏勒、朱俱波、蔥嶺五國。以為聘禮。

二十二年四月。葉護賀魯來降。咄陸既奔吐火羅。部落亡散。其葉護阿史那賀魯帥其餘眾數千帳內屬。詔以為瑤池都督。

永徽三年七月。賀魯招集離散。廬帳漸盛。聞太宗崩。遂叛。擊破射匱。滅之。勝兵數十萬。與乙毗咄陸連兵。處月處密及西域諸國多附之。進寇庭州。攻陷金嶺城。詔梁建方。契苾何力發兵及回紇以討之。

四年十二月。乙毗咄陸死。子頡苾達度設號真珠葉護。與沙缽羅有隙。尋為沙缽羅所並。

六年五月。屯衛大將軍程知節將兵討沙缽羅。不克。

顯慶二年正月。遣蘇定方等復擊沙缽羅。定方至是曳咥河西。沙缽羅帥十萬拒戰。擊敗之。會大雪。平地二尺。定方曰虜恃雪深。謂我不能進。亟追之可及也。又斬獲數萬。沙缽羅脫走趣石國。諸部各歸所居。乃命蕭嗣業追獲之。遂分其地置昆陵蒙池二都護府。以彌射為興昔亡可汗。押五咄陸部落。步真為繼往絕可汗。押五弩失畢部落。

龍朔二年十月。敕興昔亡繼往絕二可汗。發兵與蘇海政討龜茲。繼往絕素與興昔亡有怨。密請海政矯敕收斬之。其部落亡走。海政追討平之。繼往絕尋死。十姓無王。附於吐蕃。

三年十月。西突厥寇庭州。刺史來濟將兵拒之。不能御。遂赴敵死。

永淳元年四月。阿史那車簿圍弓月。安西都護王方翼救之。三姓咽?與車簿合兵拒方翼。戰於熱海。分遣裨將襲破之。擒其酋長三百人。西突厥遂平。

嗣聖三年九月。以突厥斛瑟羅為繼往絕可汗。

長壽二年十月。西突厥十姓。自垂拱以來。為東突厥所侵掠。散亡略盡。繼往絕可汗斛瑟羅。收其餘眾。入居內地。武后以為竭忠事主可汗。

長安四年正月。周以阿史那懷道為西突厥十姓可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