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唐會要》唐會要卷三十八



大中五年八月。宰臣奏。伏以通喪三年。臣庶一致。金革無避。軍旅從權。近日諸使及諸道多奏請與人吏職掌官並進奏官等起復。因循既久。訛弊轉深。非惟大啟幸門。實亦頗紊朝典。臣等商量。自今以後。除特敕及翰林並軍職外。其諸司諸使人吏職掌官。並諸道進奏官。並不在更請起復授官限。其間或要藉驅使官任。準舊例舉追署職。令句當公事。待服闋日即依前奏官。從之。

十二年二月。以前右金吾將軍鄭漢璋。前鴻臚少卿鄭漢卿。並起復授本官。以國舅光之子也。



舊制。銘旌。三品以上長九尺。五品以上長八尺。六品以下七尺。皆書雲某官封姓名之柩。舊制。凡詔喪。大臣一品則鴻臚卿護其喪事。(二品則少卿。三品丞。人往皆命司儀示以制。)舊制。應給鹵簿。職事四品以上。散官二品以上。及京官職事五品以上。本身婚葬皆給之。舊制。碑碣之制。五品以上立碑。(螭首龜趺。上高不過九尺。)七品以上立碑。(圭首方趺。趺上不過四尺。)若隱淪道素。孝義著聞。雖不仕亦立碣。凡石人石獸之類。三品以上用六。五品以上用四。

武德六年二月十二日。平陽公主葬。詔加前後鼓吹。太常奏議。以禮婦人無鼓吹。高祖謂曰。鼓吹是軍樂也。往者公主於司竹舉兵。以應義軍。既常為將。執金鼓。有克定功。是以周之文母。列於十亂。公主功參佐命。非常婦人之匹也。何得無鼓吹。宜特加之。以旌殊績。至景龍三年十二月。皇后上言。自妃主及五品以上母妻。並不因夫子封者。請自今婚葬之日。特給鼓吹。宮官準此。左台侍御史唐紹上疏諫曰。竊聞鼓吹之作。本為軍容。昔黃帝涿鹿有功。以為警衛。故棡鼓曲有靈夔吼。鵰鶚爭。石墜崖。壯士怒之類。自昔功臣備禮。適得用之。丈夫有四方之功。所以恩加寵錫。假如郊祀天地。誠是重儀。唯有宮懸。而無案架。故知軍樂所備。尚不給於神祇。鉦鼓之音。豈得接於閨閫。準式。公主王妃以下葬。唯有團扇方扇彩幃錦帳之色。加之鼓吹。歷代無聞。又準令。主官婚葬。先無鼓吹。京官五品。得借四品鼓吹儀。今特給五品以下母妻。五品官則不當給限。便是班秩本因夫子。儀飾乃復過之。事非倫次。難為定製。參詳義理。不可常行。請停前敕。各依常典。至元年建卯月三日。婚葬鹵簿。據散官封至一品。事職官正員三品。並駙馬都尉。許隨事量給。餘一切權停。

太極元年六月。右司郎中唐紹上疏曰。臣聞王公以下。送終明器等物。具標格令。品秩高下。各有節文。孔子曰。明器者。備物而不可用。以芻靈者善。為俑者不仁。傳曰。俑者謂有面目機發。似於生人者也。以此而葬。殆將於殉。故曰不仁。比者,王公百官。競為厚葬。偶人象馬。雕飾如生。徒以炫耀路人。本不因心致禮。更相扇動。破產傾資。風俗流行。下兼士庶。若無禁制。奢侈日增。望請王公以下送葬明器。皆依令式。並陳於墓所。不得衢路舁行。

開元二年六月二日敕。緣喪葬事。非崇舊德。別有處分。不得輒請官供。四年七月。王仁皎葬其子駙馬都尉守一。請同昭成皇后父竇孝諶故事。墳高五丈一尺。侍中宋璟。中書侍郎蘇頲上表曰。臣聞儉。德之恭。侈。惡之大。高墳乃昔賢所誡。厚葬實君子所非。則知奢侈過度。故非達識。故周孔設齊斬緦免之差。衣衾棺槨之度。賢者俯就。不肖者企及。或雲竇太尉墳最高。取則不遠者。縱令往日無極言者。其事偶行。令出一時。故非常式。豈若韋庶人父。追加王位。擅作酆陵。禍不鏇踵。為天下笑。況令之所設。先作於紀綱。情既無窮。故為之制度。不因人以搖動。不變法以愛憎。所謂金科玉條。蓋以此也。儻中宮情不可奪。陛下不能苦違。即準令。一品合陪陵葬者。墳高三丈以上。四丈以下。降敕使同陪陵之例。即極是高下得宜。臣參樞近。不敢不奏。

二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敕。古之送終。所尚乎儉。其明器墓田等。令於舊數內遞減。三品以上明器。先是九十事。請減至七十事。五品以上。先是七十事。請減至四十事。九品以上。先是四十事。請減至二十事。庶人先無文。請限十五事。皆以素瓦為之。不得用木及金銀銅錫。其衣不得用羅錦繡畫。其下帳不得有珍禽奇獸。魚龍化生。其園宅不得廣作院宇。多列侍從。其輛車不得用金銀花。結彩為龍鳳。及垂流蘇。畫雲氣。其別敕優厚官供者。準本品數十分加三等。不得別為華飾。其墓田。一品塋地。先方九十步。今減至七十步。墳先高一丈八尺。減至一丈六尺。二品先方八十步。減至六十步。墳先高一丈六尺。減至一丈四尺。三品墓田。先方七十步。減至五十步。墳先高一丈四尺。減至一丈二尺。其四品墓田。先方六十步。減至四十步。墳高一丈二尺。減至一丈一尺。五品墓田先方五十步。減至三十步。墳先高一丈。減至九尺。六品以下墓田。先方二十步。減至十五步。墳高八尺。減至七尺。其庶人先無步數。請方七步。墳四尺。其送葬祭盤。不得作假花果及樓閣。數不得過一牙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