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通典》卷二十八 職官十



○左右監門衛

隋初有左右監門府將軍各一人,掌宮殿門禁及守衛事,各置郎將二人,校尉直長各三十人。(有長史、司馬、錄事及倉、兵二曹參軍、鎧曹行參軍各一人。二漢有城門校尉,掌京師城門屯兵,非今任也。)煬帝改將軍為郎將,各一人,正四品,置官屬並同備身府。大唐左右監門府置大將軍、中郎將等官。龍朔二年,改府為衛,大將軍各一人,所掌與隋同,將軍各二人以副之。中郎將各四人,分掌諸門,以時巡檢。(領官屬,並隋置,大唐因之。)

○左右千牛衛

千牛,刀名。後魏有千牛備身,掌執御刀,因以名職。(謝綽宋拾遺有千牛刀,即人君防身刀也。齊尚書楊玉夫取千牛刀殺蒼梧王是也。其義蓋取莊子云:"庖丁為文惠君解牛十九年,所割者數千牛,而刀刃若新發於硎。"因以為備身刀名。)北齊千牛備身屬左右將軍。隋有左右領左右府,大將軍一人,將軍二人,掌侍衛左右,供御兵仗。領千牛備身十二人,掌執千牛刀;備身左右十二人,掌供御刀箭;備身十六人,掌宿衛侍從。(左右置長史、司馬、錄事及倉兵二曹參軍事、鎧曹行參軍。)煬帝改左右領左右府為左右備身府,置備身郎將等官。大唐貞觀中,復為左右領左右府。顯慶五年,始置左右千牛府。龍朔二年,改左右千牛府為左右奉宸衛,後改為左右千牛衛。神龍二年,各置大將軍一人,(初以安國相王為千牛衛大將軍,是時王以嘗登帝位。)所掌與隋同,總判衛事,將軍各一人以副之。中郎將各一人,通判衛事。(領官屬,即隋左右領左右府長史以下,大唐改之。)左右千牛備身各十二人,(龍朔中,改為左右奉裕。鹹亨初復舊。垂拱二年,又改為奉裕。神龍元年復舊。)掌執御刀宿衛侍從。(皆以高蔭子弟年少姿容美麗者補之,花鈿繡服,衣綠執象,為貴胄起家之良選。)備身左右各十二人,(執御刀弓箭宿衛侍省。)備身各一百人。(掌宿衛侍從。)

○左右羽林軍

漢武太初元年,初置建章營騎,後更名羽林騎,言其為國羽翼如林之盛。(顏師古曰:"如羽之疾,如林之多。"一雲象天文羽林星,主車騎也。)宣帝令中郎將、騎都尉監羽林,謂之羽林中郎將,領郎百人,謂之羽林郎。選隴西、漢陽、安定、北地、西河、上郡良家子便弓馬者以為之。一名岩郎,言其禦侮岩除之下。(後漢志曰:"言從遊獵,還宿殿階岩下室中,故號岩郎。"或說為岩郎,取其岩屬素整也。)又置羽林左右監,(後漢志曰:"羽林左監一人,主羽林左騎,羽林右監一人,主羽林右騎,皆六百石。")取從軍死事之子孫養之羽林,官教以五兵,號曰羽林孤兒。(五兵謂弓矢、殳、矛、戈、戟。)光武中興,以所征伐士勞苦者為之。其後復簡五營高手,別為左右監。羽林父死子繼,與虎賁同,所居之署,謂之寺。(延熹六年,減虎賁羽林住寺不任事者半俸。)二漢並屬光錄勛。(後漢竇固、鄧彪並為羽林。)魏羽林左右監與漢同。(夏侯玄為右,桓范為左。)晉罷羽林中郎將,又省一監,置一監而已。哀帝省。宋武帝永初初,復置江右領營兵,江左無復營兵。羽林監及虎賁中郎將並銅印墨綬,武冠,絳朝服;其在陛列,則鶡尾冠,(鶡鳥每斗死不止。)絳紗縠單衣。江左不復著鶡冠。齊因之。後魏有羽林監。北齊置監十五人。後周有左右羽林率,屬大司馬。隋煬帝改左右領軍為左右屯衛,所領兵為羽林。大唐貞觀十二年,於玄武門置左右屯營,以諸衛將軍領之,其兵名曰飛騎。又於飛騎中簡才力驍捷善射者,號為百騎,扈從游幸則衣五色袍,乘六閒馬,賜猛獸衣〈革麈〉。龍朔二年,改左右屯營為左右羽林軍。武太后臨朝,永昌元年,改百騎為千騎。天授中,改軍為衛。中宗景龍元年,改千騎為萬騎,大將軍一人,(大足元年,左右羽林衛各增置將軍一人。)所掌與左右衛同,將軍各三人以副之。(領官屬並大唐置。)

○左右龍武軍(左右神武等軍附)

大唐之初有禁兵,號為百騎,屬羽林。永昌元年,改羽林百騎為千騎。景龍元年,改千騎為萬騎,仍分為左右營。開元二十六年,析羽林軍置左右龍武軍,以左右萬騎營隸焉。(官屬並大唐置。至德中,分置左右神武軍,各置官屬,如羽林之制。)

《通典》 唐·杜佑